格力轉型步入歧途 掌握核心科技才有未來
日前公布的2015年中報顯示,格力電器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3%,凈利潤幾乎與去年同期持平。作為A股價值投資型企業的代表之一,短期的業績放緩只是一個警示信號,還不足以代表格力電器的未來,而其當前的多元化經營戰略才是投資者更為擔心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0855.htm緣于空調行業增速放緩等因素,近年來格力電器開啟了多元化路線。而從格力手機項目年初定下1億目標,后改為5000萬部,到現在卻連公開銷售都無法實現這些情況看,格力的多元化戰略并不順利。
關于格力,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是它的廣告語“好空調,格力造”。而要實現“好手機,格力造”,卻不是一件僅靠一紙漂亮文案就能成就的事情。“格力”二字在古文中有詩文的格調與氣勢之意,然而南宋詩論家嚴羽卻說,“詩之法有五:曰體制,曰格力,曰氣象,曰興趣,曰音節”。僅有格力之氣勢,卻無必要的氣象與體制,再高格也是難復措手。
誠然,空調行業已屬夕陽,格力轉型在所難免。照現在的趨勢看,智能手機完全可以成為未來進入智能家居的開門鑰匙,董明珠選擇造手機,方向并沒錯。但是,格力假如只是想把手機做成格力電器的高智能遙控器,這樣的策略恐怕真的會行之不遠;假如是想做一款純手機,那么像現在這樣單打獨斗、閉門造機,并不明智。連樂視這樣的互聯網企業,也找了酷派做合作伙伴,何況格力這樣的傳統制造企業。
然而格力最大的不智,恐怕還出在其宣傳戰略上。有輿論稱,董明珠已經完成了從傳統制造業者到互聯網業者的角色轉換,從跟雷軍打賭到造手機,到豪言一年銷量多少部,再到“開機圖片門”和預裝99張“董小姐自拍照”傳言,幾乎讓董明珠一夜之間就成了“互聯網娛樂圈”主角。
盡管“預裝99張個人照”傳言已被董明珠否認,但其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卻已無法挽回。格力還有一條廣告語令人難忘,那就是“格力——掌握核心科技”。難道造手機的核心科技就是老板親自出馬為自家產品代言嗎?董明珠不是羅永浩,更不是王思聰,這條路并非人人走得。
不信人才濟濟的格力集團,沒有一大幫明白人。智能手機顯然是一個以年輕人為主要消費對象的產品,而格力管理層甚至決策層中的青年才俊們,為什么就不能告訴自己的老板,你的辦法使不得呢?
看來,問題還是出在決策體制上。格力是一家國有控股企業,國企的優勢它都有,國企的弊端它大概也少。如果董明珠能夠虛心聽取公司里年輕人的意見和建議,尚未出世的格力手機恐怕就不會受到那么多人的不待見了。
其實,從格力手機的定位和相關決策看,其在戰略上的諸多失誤,也說明它作為國有控股企業,在體制機制上尚有不少掣肘因素影響自身發展。格力電器中報營收6年來首降,數據難看,當然有行業增速普遍放緩等方面原因,但自身決策失措,也不能不察。
萬能遙控器相關文章:萬能遙控器代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