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制造高端化方向敲定:但高端標準誰來定義?
各大家電制造業的發展方向也逐漸清晰,即由粗放式的大規模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的大規模定制轉型,以用戶需求為核心,實現從定制、下單、生產、配送全過程的可視化、互聯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0330.htm9月12日,在青島舉辦冰箱互聯工廠發布會,給出了這一問題的答案。通常來講,家電制造行業以及家電產品的標準都由國家或者行業來定義,不過標準的制定權應該交由用戶,由用戶來定義、參與和發布高端制造標準,這在全球制造業行內是首例。
那么,在家電行業新一輪洗牌和整合時期,富有探索性和創新性的將用戶再次推向產業升級的核心位置,改變原有的業態模式。這一舉動的意義何在?值得我們思考。具體來看,高端制造標準由用戶定義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用戶掌握主動權,產品價值將由用戶自主創造
過去家電制造業的主要模式是根據市場調研,整合大多數用戶需求,繼而進行大規模制造,這種粗放式的制造模式本質上是將企業的利益放在用戶需求之上的,是對用戶個性化需求的抹殺和對用戶自主選擇權的漠視。在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時代背景之下,這種模式愈發不合時宜。
互聯工廠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傳統模式,通過線上交互平臺,可視化的生產過程以及全程跟蹤的物流和使用反饋平臺,讓用戶獲得創造產品價值的主動權。用戶提出并制定標準,并在此標準之下定制屬于自己的產品,讓產品和用戶的價值得以充分發揮。家電制造業從大規模生產到大規模定制是必然趨勢,也是用戶一步步掌握主動權的過程。
二、高于國家標準,以高要求扭轉消費者傳統認知
通常意義上,某個行業和產品的標準應該由國家或者行業來制定,看似合理實則不合理。嚴格來講,用戶作為產品的購買者和使用者,有權決定產品的標準,而國家或者行業發布的標準實際上是代行使了用戶的權利。現在制定標準的權利交給用戶,是一種權利的回歸。以用戶的標準來要求自身,有助于堅定消費者對高端家電的信心。
過去,全球消費者往往都被灌輸以“德國品質最高”的認知,而隨著高端家電品牌的崛起,這種傳統認知正在被逐漸扭轉。
三、重新定義高端標準,引領家電行業發展趨勢
過去一年,家電制造業在國家工業4.0戰略方針之下,煥發出新的活力。高端家電品牌引領并見證了這一行業變革,在硬件制造技術上迭代升級的同時,不斷放大軟性優化制造優勢,將產品體驗推向極致。隨著此次高端制造四大標準(極致工藝、用戶參與、全程可視、閉環交互)的發布,全球高端家電發展方向也得意敲定。
2014年被稱為智能家居元年,在互聯網大潮的沖擊之下,各大家電制造商都在高喊智能化、高端化的口號,不過“高端”的定義和標準卻從未有具體的表述。在大眾語境之下,“高端”一詞實際上是個十分寬泛飄忽的說法,每個人心中對高端的認知都有所不同。所以高端化也就無從談起。
此次發布的四大高端制造標準,準確地說是用戶發布的四大高端制造標準,對“高端”下了具體的定義和標準,在此標準之下,家電行業由此將進入加速轉型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