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挽救走下坡的手機市場?
在估計全球約73億人口中,手機使用者已經達到68億的市場飽和程度下,手機銷售量呈現下滑的情況,讓各家手機廠商都感受到了恐慌;為此他們做了各種嘗試,包括智慧手表、可穿戴式醫療保健裝置、多功能腕戴裝置等等,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種產品具備達到手機高銷售量的潛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9840.htm以一種相對較低成本的解決方案來應對眼前的困境,廠商們可能需要觀摩傳統零售業者是如何銷售他們的產品──也就是利基行銷,真正的利基行銷。看看任何一家零售大買場的家電展售區,你會發現不只有標準通用產品,也有許多特制版的產品;那類產品的客戶群可能比較小,但是通常能賣比較高的價錢,以及能抵銷特制利基型產品開發支出的累計銷售量。
但這在手機市場不適用。大多數主要手機供應商以及無線通訊服務業者,都堅持產品同一主題的變化“越多越好”,只在產品名稱或是功能安排上稍微有點不同;甚至所謂的基本功能型手機使用者,就算產品功能并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也會接受,因為那些都是“免費”的。
你可能會想,采用“越多越好”策略的豐富功能智慧型手機已經囊括整體市場;不過根據目前的統計,發展歷史約10年左右的智慧型手機,在美國手機市場的占有率還只有65~70%。也許其他人就是不想要更多功能,或者是有其他更重要的東西──而在我看來,這個“其他”正代表著龐大的利基型商機。

像是漫畫人物Dick Tracy的腕戴式無線電的語音手機,可在任何地方支援語音通訊,而且功耗超低、電池續航力長
不過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任何一款產品是勉強鎖定利基變化的;幾乎所有的手機(包括功能型與智慧型),僅是外觀稍有不同,其他大致相同。針對兒童、銀發族、青少年或大學生行銷的手機產品,基本上提供一樣的服務,只是有重新安排或強化過;我看過其他使用案例的變化,但一切還是又回歸了同樣的“越多越好”策略。
我個人會有興趣的利基型手機產品,是只要有簡單的語音功能、或許加上簡訊功能就好了;這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看《迪克崔西(Dick Tracy)》漫畫,總是很希望擁有一只他手腕上配戴的無線電(Wrist Radio),不需要進去電話亭就能與任何人隨時隨地通話。
而我也找不出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理由;因為對我來說,該類產品提供的額外功能都是多余的。我的固定夥伴是我的筆記型電腦,它跟著我到處跑,擁有智慧型手機所有的功能,還有尺寸更大、可閱讀性更好以及更容易觀看的介面等優勢。當然,筆記型電腦的缺點是沒有立即、無所不在的連線能力──這幾乎是除了我自己之外其他所有人認為的必備功能。
不過當我需要快速的通訊,我的老式功能型手機還是能派上用場;當我需要連結網際網路,拜如今無所不在的Wi-Fi熱點之賜,總是能找到方法上線──除了Starbucks咖啡店、公立圖書館、百貨商場甚至超市都有無線網路。
除了最小化的功能,我還看到數個只支援語音通訊的利基型產品商機,能讓手機業者繼續取得市場成長動力;例如對慢性病患者來說,能與親友或是緊急救護服務簡單、快速連線是很重要的,語音通訊通常能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建立連線,對血糖值不是過高就過低、可能會影響思考能力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很有用。
還有希望能與孩子們保持連線的父母;訴求這類應用的手機產品通常是在一般功能型或智慧型手機產品中,額外添加一些吸引兒童的功能以及GPS追蹤功能,但是電池續航力卻不如標準型手機。如果兒童專用手機只有最基本的語音通訊、簡訊以及 GPS追蹤功能,會非常有價值,因為較少的功能意味著電池壽命可以延長,這在小朋友走失的時候特別有需要。
雖然功能有限,較長的電池續航力一直是手機使用者需求的;如此一來手機業者也不必投資先進的電池技術。當手機的功能較少,因功能執行或待命而流失的電池電力也較少,續航力自然會比較長;這對愛好健行登山運動的人來說也很重要,他們很可能一出門就是好幾天沒辦法讓手機充電。
總之我認為,僅支援語音通訊、電子郵件與簡訊,沒有攝影機、網路瀏覽器、視訊播放功能的手機,或是不支援語音通訊,但是能收發電子郵件與簡訊、連結Twitter與Facebook等社交網路的產品,有各種變化與利基型應用能吸引到特定使用者──但為何那類手機并沒有誕生或是被廣為推銷呢?又是否有機會?
答案很簡單,手機廠的主要客戶是無線通訊服務業者,并不是你我這樣的終端使用者;通訊服務業者的利潤來源就是手機的各種功能,他們能從中收取額外的寬頻上網費用。只要那些功能存在,消費者就有可能會開始使用,就算可能性只有千分之一,總比手機內完全沒有那些功能來得高,而且全世界有68億手機用戶,總有足夠的人會屈服于那些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