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LED優勢明顯 將取代藍光LED?
WhichLEDs表示,紫色加紅綠藍三基色熒光粉,在傳統熒光燈上已實現了規模量產。只是開發出紫色LED來代替傳統熒光燈里采用高壓電弧擊穿汞蒸氣形成紫外線的過程,可是紫外LED形成的白光并不具備壓倒性優勢。藍光作為三基色的一種,是形成白光的必要條件,不會退出歷史舞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8745.htm“藍光LED產生的白光光源有其弊端也有其優點,其中藍光尖峰和點光源為最突出問題。而目前通過熒光粉技術可以減少藍光的強度,提高光源的顯色性,通過配光技術則可以改善眩光影響”,王海波認同紫光的巨大應用前景,但亦表示藍光品質還可以被不斷優化,“藍光LED的研究者們,還在不斷的提高光源質量,相信藍光會做得更有市場競爭力”。
分別依仗成本優勢和技術優勢,藍光LED和紫光LED的較量還不算明朗,王海波把兩者關系比作“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即出于同一目的,采取的不同技術路徑,真正的競爭結果目前還不能“妄下結論”,他表示,“誰能在市場上勝出,就如同高考一樣,取決于自身考試成績,也取決于別人考的好壞,最終還是看兩者比較優勢”。
陳振認為基于藍色LED的白光LED仍然是照明的主流,而基于紫色LED的白色LED可以用于高端照明,“一個產品是否會被代替,技術原因只是占到很小一部分。產品成本、使用習慣、主流廠商的選擇都是影響一個產品市場占有率的重要原因。”
梁超則從全局角度來看,“紫光LED是否真正能夠引領未來市場主流,進而逼迫藍光LED退出市場,至少目前還難以做出清晰的判斷。相關配套的材料、裝備、產業鏈的配套水平等等,都影響著行業的發展進程。”
白色LED技術是曇花一現?
有網友認為,無論是藍色LED或是紫色LED產生的白色光源即使非常接近自然光,但是它的眩光和藍光輻射依舊存在,對人眼并不健康。并且,從色彩還原度和發光柔和度來看,可能有比LED更為出色的替代光源。
那么這種更接近自然光的白色LED技術是曇花一現還是集大成的發展趨勢?
WhichLEDs分析道,眩光的產生不是LED特有的,所有具有高亮度的光源都有可能產生眩光,越是高能量的光線對人體的皮膚和眼細胞破壞越大,所以它不會是LED的一個弊端,通過合理的燈具設計和控制眩光。在未來的白光中控制光譜成分中藍光的強度可合理控制藍光輻射問題。
同樣,追溯到紫外LED,可能輻射度更強,這也將是紫外LED推廣的一大難點。目前PHILIPS 推廣的Cirsp White 的COB產品中添加了410nm波長的紫色LED,能激發出纖維中的熒光劑成分,形成炫白。可是這樣的燈具并不能作為主照明使用,只能作為服裝店或局部攝影棚使用,長期處于那樣的環境中,會對皮膚產生更大的破壞。
“而在色彩還原性方面,不是LED的強項,不能排斥其他技術的產生能達到非常高的色彩還原度和更加柔和的發光效果。照明的替代具有不同場合,雖然LED不是所有場合的最佳替代,但可能是局部場合的最佳替代,只要做好這部分替代市場即可,畢竟一項技術不可能滿足所有的需求。”WhichLEDs進而分析道。
“就現有的技術和產品而言,真正能夠實現最佳替代的光源一定是LED。”陳振認為LED自身優勢無可比擬。“色彩還原度和發光柔和度都是可以調整的參數,只要犧牲亮度和成本在這方面都可以做得很好。目前有兩個技術對LED的全光源地位有影響,這兩種技術是OLED和LEP。但是這兩種技術遠遠達不到取代LED的地位。只能說這兩種技術在某些細分領域有優勢,可能是LED光源的一個補充。”
從白熾燈到LED燈,照明的發展經歷了熱輻射光源、氣體放電光源到固態光源的發展歷程,每次變革即是人工照明領域的一次革命。王海波表示,“固態照明領域還將不斷產生新的光源,包括紫外LED、OLED、量子點技術、激光照明等等,但任何一種光源都是照明技術發展的一站,都不會是這種發展的終結”。
吳虹亦認為,LED在目前來看也確實不能算作最優秀的光源,但LED依舊還有很多潛力優勢沒有完全挖掘發揮出來,至于熱炒的QLED、OLED等光源技術雖在發展,但概念炒作明顯,從業者還是要腳踏實地,勿瞻前顧后。
“其實,光源的替代進程正在發生。”梁超坦言。對于白光LED的發展,他認為應該首先從普通消費大眾的需求來衡量,“目前企業不斷發布具有更高的顯色性或更高等級的其他指標的產品,往往是出于純粹技術指標上競爭的目的。這些指標的不斷提升,是否真的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也許尚不得知。”
WhichLEDs針對白色LED的發展趨勢發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白色LED主要以滿足照明為主,發展趨勢也可從滿足照明需求的層次來談:
1、必須要具有高的效率。高效率可以節能,全球約有12%的能源花費在照明功能上。
2、具有高的顯色指數。高顯色指數和高色彩飽和度更能具有色彩還原度,能還原出太陽光所照射的顏色。
3、具有高的色彩飽和度。未來白光LED會向全光譜光源發展,當然,全光譜不僅僅是LED的努力結果,還必須要配合不同激發波長的熒光粉。
結語
“科學絕不是也永遠不會是一本寫完了的書。每一項重大成就都會帶來新的問題,任何一個發展隨著時間推移都會面臨新的問題,而我們就是要不斷去解決它”,愛因斯坦曾這樣說過科學,藍光LED與紫光LED同樣如此,都不會裹足LED的技術發展,但一定會成為LED技術應用過程中里程碑式的一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