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醫療電子 > 業界動態 > 科學家:“腦紋”身份辨識指日可待,密碼拜拜!

        科學家:“腦紋”身份辨識指日可待,密碼拜拜!

        作者: 時間:2015-06-09 來源:ithome 收藏
        編者按:虹膜識別剛吹了幾天,現在又宣傳腦紋識別,這是個什么鬼。。。

          科學家針對45名自愿受測者觀察他們對諸如FBI或是DVD等75個縮寫字詞的大腦反應,結果發現每個人大腦對特定縮寫字詞的反應都不一樣,并足以供電腦系統辨識個人身份,準確率高達94%。這個結果顯示未來腦波的確有可能用在安全系統上做為個人身份辨識的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5389.htm



          紐約州立賓漢頓大學(Binghamton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所進行的“”(Brainprint)研究指出,透過人們大腦對特定縮寫字詞的反應以辨識個人身份的準確率已高達94%,未來或許不必再記住復雜的網路銀行帳號或是電子郵件

          科學家針對45名自愿受測者觀察他們對諸如FBI或是DVD等75個縮寫字詞的大腦反應,特別是他們的大腦如何閱讀與認識相關字辭,結果發現每個人對特定縮寫字詞的反應都不一樣,并足以供電腦系統辨識個人身份,準確率高達94%。這個結果顯示未來腦波的確有可能用在安全系統上做為個人身份辨識的技術。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Sarah Laszlo認為,“”生物辨識技術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們是“可消除”(cancellable)的,而且不像指紋或視網膜那樣可能被竊取。

          Laszlo解釋,一旦指紋被盜,人們沒法長出新的指紋來取代被盜走的指紋,指紋就是永遠曝光了。反之,卻是可消除的,如果駭客竊取了經過授權的使用者的腦紋,使用者可以重設腦紋。

          另一名科學家Zhanpeng Jin則說,腦紋辨識應該會先被部署在重要的安全應用中,例如白宮或空軍實驗室等只允許少數人進入的場所,估計短期內不會被大量應用在低階的安全系統上。該研究發表于于最新的神經計算(Neurocomputing)期刊中。

          近來有不少關于腦紋辨識的研究,柏克萊大學的科學家也曾觀察人們的心智活動來作為腦紋辨識的基礎,他們紀錄了人們專心想像不同事件時的腦波活動,以建立獨特的個人腦紋特征,并宣稱出錯率低于1%。



        關鍵詞: 腦紋 密碼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安市| 英山县| 韩城市| 和平区| 邵东县| 轮台县| 阿拉善左旗| 台湾省| 隆德县| 通州区| 安图县| 扬州市| 凉城县| 喀喇沁旗| 邮箱| 平乡县| 米林县| 湘乡市| 江山市| 景宁| 兴安县| 信丰县| 阿图什市| 嘉鱼县| 福州市| 延川县| 邵阳县| 凉山| 望奎县| 读书| 德州市| 奉节县| 乌拉特前旗| 吐鲁番市| 东台市| 呈贡县| 富蕴县| 安新县| 页游| 正定县| 疏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