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光纜引發支付寶癱瘓 云計算2.0時代“互聯網+”引擔憂
近日,先是支付寶因為一根光纜出現宕機,隨后又出現攜程酒店信息被強制性物理刪除,不禁引發了人們對于“互聯網+”到底能否委以重任的擔憂。事實上,信息技術發展的車輪一路向前,不曾因使用者的擔憂而遲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5347.htm日前,在第二屆中國云計算用戶大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標準所副所長何寶宏發表題為《全球云計算標準發展情況》的主題演講,全面分析了云計算2.0時代面臨的全新機遇與挑戰。何寶宏認為:“隨著一系列標準方案和白皮書的出臺,我國云計算產業正在逐步走向標準化。”
2.0時代市場步入新階段
在過去的近10年時間里,在互聯網企業與傳統IT企業之間,為了公有云還是私有云哪個更好的問題爭論了很久。而政府用戶更是因為安全性、穩定性方面的問題一再遲疑。
從Gartner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云計算市場中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傳統IT的市場份額分別占比24%、28%和48%。
“市場最希望的是混合云,一部分業務上私有云,另一部分上公有云。”何寶宏表示:“如果說以前的公有云主要面向開發者、中小企業,私有云主要面向大企業,那么混合云顯然是面向中小企業,中型企業、小微企業。如果以前的云是WEB托管、門戶營銷,現在開始走向DI、CRM,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發展規律。所以從市場角度來說,云計算進入到了新的發展階段。”
內存拉動云計算進入2.0
“從技術角度來看,云計算發展到今天呈現出另外的特點--即2.0時代。為什么這么說?”何寶宏提出。
何寶宏分析認為,因為內存計算,I/O是影響計算非常大的瓶頸。從磁盤I/O到內存讀寫,大數據計算速度提升了30~100倍,將進一步降低大數據成本,加速普及。這意味著我們迎來了新的技術時代。同時,從虛擬機到虛擬容器的轉變,跨平臺、輕量級的虛擬容器技術將快速推廣,降低開發與遷移難度,用戶云實際規模從幾十G級別下降到幾十M級別。
“可以想象,任何技術如果提升速度這么大,必然會迎來一場革命,所以大數據必然會迎來加速發展時代。”何寶宏說。
構建生態環境成為新常態
“如果說前些年,云計算的競爭主要是工具、產品和服務的競爭,我們現在可以說,云計算的發展到今天已經過渡到生態的競爭,所有的云計算企業都在構建以自己為核心的生態系統或者以開源為核心的生態系統。”何寶宏表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