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創業的第一步規劃 請做好最壞的準備
供應鏈的廠商管理和生產線資源的跟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5125.htm對于供應鏈的問題我之前的文章有提到過,在這只簡單地補充兩點。
首先,創業者永遠永遠不要完全依賴你的供應商,不然分分鐘給你出岔子。最近索尼攝像214芯片缺貨到無與倫比,從4月份來看,最高級別的客戶也只能滿足50%的需求,搞得雷軍等中國手機大佬排著隊去日本索尼求sensor。所以還是找多幾家上游供應商吧。
其次,對于智能硬件入門人士來說,最方便尋找供應鏈資源的渠道還是阿里巴巴。但另一方面也存在這個問題,就是最好的代工廠和技術方案商是不需要在阿里巴巴上招攬生意的。還是需要自己動用人脈一家一家去拜訪、洽談來得靠譜。
雖然智能硬件因為供應鏈發生跳票的案例不少,但也不用把供應鏈想得是那么的困難,做好安排并完善應急方案還是沒問題的。
產品落地前,除非你有特別強的軟件開發和營銷能力,否則還是建議抱大腿借勢找出路
靠巨頭可以攢人氣的同時還可以省下一大筆研發或者營銷的費用。比如現在最多的就是借勢微信、百度、阿里巴巴生態、小米產業鏈以及最近的騰訊開放平臺TencentOS等可以快速做到讓消費者臉熟,再做到價格接地氣的話,靠規模出廠量存活也是完全可以做到謀求獨立發展的。借勢也是智能硬件初創企業的一條出路。
謹記一點,硬件只是載體,軟件掌握著一切智能硬件的數據。未來10年的智能硬件是軟件的天下。
要想在起步過程中融到資本,就要遵循游戲規則
整個VC行規是:讓你描述一個階段性的目標,給你足夠的資金達到這個目標。這個目標通常是一年到一年半之內的目標。作為創業者,不用跟投資人講多么長久的宏圖大愿,互聯網的資本江湖瞬息萬變,你要讓投資人知道他投進來的錢近期內(例如18個月內)會發生什么?會得到什么?或者幫你科學地解決了什么問題?最重要的是創業者實實在在的為人,就像雷軍在前期做天使投資的時候都是以投資自己人脈圈一度和二度,認可的熟人為主。
再好的時代也需要英雄,再好的建議也需要執行者,在這股浪潮中能有多少的智能硬件創業者能生存下來?這些需要時間去檢驗。建議剛入門的創業者要理性對待眼前所謂的機會,做好最壞的準備再啟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