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精準醫療”計劃靠譜嗎
“中國精準醫療”計劃目前還處于務虛階段。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4316.htm“600億”中國精準醫療"計劃消息不實。”近日,《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向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生物醫藥處張兆豐處長求證得知。
根據學界觀點,所謂“精準醫療”,是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與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而發展起來的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其本質是通過基因組、蛋白質組等組學技術和醫學前沿技術,精確找到疾病原因和治療靶點,最終實現個性化精準診療的目的。
今年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推出“精確醫學”大型醫學研究計劃,旨在攻克癌癥等疾病難題,并將從2016年財年為該計劃投入2.15億美元。一時間,精準醫療備受關注。隨后,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王擁軍在一次學術會議上透露,中國精準醫療計劃將在2015下半年或明年啟動,科技部決定在2030年前投入600億元。此言一出,立刻引爆輿論圈。
消息雖不實,但我國未來是否會制定適合國情的“精準醫療”計劃還有待觀望。
“國家層面正在討論我國的精準醫療該怎么開展,但還處于務虛的階段。” 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程京告訴記者,目前需要弄清楚美國推出這一重大計劃卻只投入區區2.15億美元的動因,我們應該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盲目跟從。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近日發布的2015年統計年報顯示,過去十年,我國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顯上升趨勢,每分鐘就有6.4個癌癥病例出現,其中超過60%-80%的患者在發現時已是中晚期。
4月10日,國家衛計委公布首批腫瘤基因測序臨床應用試點單位。在業內人士看來,這表明政府推動精準醫療發展的決心。
據了解,目前國內對于精準醫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建立在大數據和全面醫學基礎上的臨床流行病學研究。例如,建立健康人體和疾病群體的數據庫,通過大數據的集成分析,得出致病因素。第二是關于物理學、信息科學、醫學和生命科學等領域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實用技術的研究。
“產學研一體化對于疾病防控意義重大。”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同仁醫院院長韓德民表示。
程京也認為,現在國家推行圍繞“精準醫療”的一系列計劃,發展相關產業至關重要。美國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就催生了巨大的工業。如果將來我們的“精準醫療”就是簡單地購買國外儀器和試劑來照做,那么當人家的工業再上一個臺階時,我們將一無所獲。
從工業角度來說,制造測序儀就很務實。程京介紹,作為首批腫瘤基因測序臨床應用試點單位,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已經裝就四臺解決樣品制備的全自動設備,年內將正式發布。
對此,政府層面也在謀劃。國家衛計委科教司司長秦懷金在4月21日的 “精準醫學論壇”上指出,中國特色的“精準醫療”研究和計劃,目標和任務是要解決中國老百姓的健康問題,同時要推動整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中國不會也不能缺席影響全人類的重大醫學變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