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ARM11的無線視頻監控系統

        基于ARM11的無線視頻監控系統

        作者: 時間:2015-04-24 來源:網絡 收藏

          4.1.1 WI-FI 無線網絡搭建過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3139.htm

          (1)加載WI-FI 模塊。通過insmod 命令加載,這里需要加載2 個文件helper_sd.bin、sd8686.bin,這2 個文件可以從Marvel 官方網站下載。

          (2)搜索WI-FI 網絡。先用ifconfig eth1 up 命令把WI-FI 網絡接口卡打開,然后用iwlist eth1 scanning命令搜索WIFI 網絡。

          (3)設置eth1 的ip 地址和子網掩碼。

          (4)設置ESSID.通過iwconfig eth1 essid 402命令實現的,ESSID 用來區分不同的網絡。

          (5)設置密碼。通過iwconfig eth1 key s:your_key命令實現的,其中your_key 就是登陸密碼。

          4.1.2 基于RTP 協議的視頻數據傳輸

          RTP 是實時傳送協議( Real-time TransportProtocol)的縮寫,代表一個網絡傳輸的協議,為音頻、視頻上傳中的常用協議[5].RTCP 和RTP 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服務,它們能以有效反饋和最小開銷使傳輸效率最佳化,因而特別適合傳送實時的數據,所以采用該協議傳輸視頻數據。

          本系統采用開源代碼Jrtplib 提供的RTP 協議棧,由于Jrtplib 對RFC3550 的實現進行了封裝,使得傳輸視頻數據更加簡單。由于本系統的網絡最大有效載荷為1500 字節,因此設置RTP 包大小的上限為1400 字節,如果發送的數據大于1400 字節,則采用拆包的方法再發送,具體傳輸過程如圖4 和圖5 所示。

          

         

          圖4 發送端流程框圖。

          

         

          圖5 接收端流程框圖。

          發送端主要過程如下:

          (1)創建RTP 會話并設置目標地址。調用Create方法得到RTP 會話實例,然后調用AddDestination 方法設置目標IP 以及目標端口號。

          (2)獲得數據,調用Get_Data()函數得到。

          (3)發送數據,通過SendPacket()方法實現。

          接收端主要過程如下:

          (1)創建RTP 會話。調用Create 方法來創建一個會話實例,并且在創建會話的同時設置端口號,要與發送端的端口號保持一致。

          (2)接受RTP 數據。調用RTPSession 類的PollData()方法接收數據。

          (3)保存RTP 數據報。通過創建了一個指針數組,里面存放的是RTP 數據報的指針,只要將剛接收到RTP 數據報的指針賦給這個指針數組即可,這樣可以節省數據拷貝的時間。

          (4)判斷是否接收完成,如果沒有,則跳轉到第b 步,否則接收端程序退出。

        linux相關文章:linux教程


        攝像頭相關文章:攝像頭原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ARM11 視頻監控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达县| 化隆| 洱源县| 宝兴县| 瑞金市| 新巴尔虎左旗| 屏边| 吴江市| 九台市| 青州市| 岳池县| 湄潭县| 伊宁县| 沧州市| 吴桥县| 长白| 拜城县| 林周县| 合水县| 武定县| 濮阳县| 和顺县| 荥经县| 朝阳市| 大港区| 鹿邑县| 花莲县| 建瓯市| 高清| 长沙县| 石棉县| 安国市| 安乡县| 巧家县| 贡觉县| 太白县| 永仁县| 凯里市| 改则县| 盐源县| 兴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