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S3C2440的嵌入式Linux根文件系統構建

        基于S3C2440的嵌入式Linux根文件系統構建

        作者: 時間:2015-04-11 來源:網絡 收藏

          嵌入式早已成為IT界家喻戶曉的一個名字,使用進行嵌入式產品開發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開發資源豐富,且成本低廉,嵌入式操作系統越來越受到重視,其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而文件系統作為操作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控制對數據文件及設備的存取,提供對文件和目錄的分層組織形式,數據緩沖以及對文件存取權限的控制。根文件系統一直是Linux系統不可或缺的組件,在嵌入式Lin-ux中,內核在啟動期間進行的最后操作之一就是安裝根文件系統。busybox是構建嵌入式Linux根文件系統的軟件,用它制作根文件系統簡單、方便,而且設置靈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2371.htm

          1 根文件

          Linux要在一個分區上存放系統啟動所必需的文件,如內核映像文件、內核啟動后運行的第一個程序、給用戶提供操作界面的Shell程序、應用程序所依賴的庫等,這些必需、基本的文件合稱為根文件系統,它們存放在一個分區中。根文件系統一般包括:1)基本的文件系統結構,包含一些必須的目錄,比如:/dev,/proc,/bin,/etc,/lib,/usr,/tmp;2)基本程序運行所需的庫函數,如:libc/uC-libc;3)基本的系統配置文件,如:rc,inittab等腳本文件;4)必要的設備支持文件,如:/dev/hd*,/dev/tty,/dev/fdO;5)基本的應用程序,如:sh,ls,cp,mv等。

          根文件系統的制作就是生成包含上述各種文件的文件系統的過程,可通過直接拷貝宿主機上交叉編譯器處的文件來制作根文件系統,但是這種方法制作的根文件系統一般過于龐大。也可通過一些工具如busybox來制作根文件系統,用busybox制作的根文件系統可以做到短小精悍并且運行效率較高。

          2 busybox簡介

          busybox常被很形象地稱為嵌入式Linux系統中的“瑞士軍刀”,因為它將許多常用的UNIX命令和工具結合到了一個單獨的可執行程序中。雖然與相應的GNU工具比較,busybox所提供的功能和參數略少,但在比較小的系統或者嵌入式系統中已經足夠。busybox在設計上充分考慮硬件資源受限的特殊工作環境,它采用一種很巧妙的方法減少自己的體積;所有命令都通過“插件”的方式集中到一個可執行文件中,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通過不同的符號鏈接來確定到底要執行哪個操作。例如最終生成的可執行文件為busybox,當為它建立一個符號鏈接ls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執行這個新命令實現列目錄的功能。采用單一執行文件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共享程序代碼,甚至連文件頭、內存中的程序控制塊等其他操作系統資源都可共享,這對于資源比較緊張的系統來說,最合適不過了。

          3 busybox的編譯和安裝

          3.1 開發環境

          基于 ARM920T的硬件平臺,該系統的硬件平臺上主要使用三星,外圍還包括64 M SDRAM和64 M NAND Flash,2 M NOR Flash,系統采用宿主機加目標板的模式,宿主機是PC機,其操作系統是RedHat linux,目標板是基于微控制器的開發板,系統采用的內核是嵌入式Linux2.6.29,Boot loader是u-boot。

          3.2 配置busybox

          從網上下載busybox-1.13.0.tar后,使用tar xvzf busybox1.13.0.tar命令獲得busybox-1.13.0目錄,里面即是所有的源碼。進入busybox-1.13.O目錄后執行“make menuconfig”命令可進入配置界面。其配置界面如圖1所示。



          在構造根文件系統時使用動態鏈接的busybox,構造根文件時需要在/lib目錄下面放置glibc庫文件。在busybox的配置過程中大多是選擇或者去除各種命令,這里不詳細敘述。

          3.3 編譯安裝busybox

          在編譯之前,首先需要修改busybox根目錄下的Makefile,使用交叉編譯器。

          將189行的ARCH?=$(SUBARCH)修改為ARCH?=arm,164行的CROSS_COMPILE?=修改為CROSS_COMPILE?=arm_linux-修改后執行make命令編譯busybox。然后安裝busybox,將busybox安裝/home/work /rootby目錄下,在安裝之前需要在pc機上執行“mkdir/home/work/rootby”命令建立rootby目錄,然后執行“make CONFIG_PREFIX =/home/work/rootby install”命令完成安裝。安裝完成后生成如圖2所示文件、目錄。



          4 構建根文件

          開發板的根文件系統在主機上的目錄為/home/work/rootby。在此目錄下使用mkdir命令建立dev,etc,home,lib,mnt,proc,root,sys,tmp目錄。

          4.1 創建etc目錄下的文件

          在/home/work/rootby/etc目錄下存放各種配置文件。這些文件都是可選的,它們依賴于系統中所擁有的應用程序,依賴于這些程序是否需要配置文件。

          4.1.1 創建etc/inittab文件

          init進程根據/etc/inittab文件來創建其他子進程,比如調用腳本文件配置ip地址、掛接其他文件系統,最后啟動shell等。

          參考busybox源碼下面的“examples/inittab”文件,創建inittab代碼如下:



          在busybox的參考文件中控制臺是ttySAC0,而在s3c24xx系列器件的串口驅動里采用s3c2410_serialx做為設備名,使用串口0作為控制臺,這里使用s3c2410_serialO作為控制臺。

          4.1.2 創建etc/init.d/rcS文件

          rcS文件是一個腳本文件,借助啟動腳本可以設置各種程序開機后自動運行,也可進行其他系統設置,這有點類似于Windows系統中的Autobat自動批處理文件。創建的文件內容如下(實際內容可能與此不完全一致):



          注意最后還要改變它的屬性使它能夠執行,執行chmod+x etc/init.d/rcS命令。

          4.1.3 創建etc/fstab文件

          fstab文件描述系統中各種文件系統的信息,應用程序讀取這個文件,然后根據其內容進行自動掛載的工作。創建的代碼如下:



          文件中各字段的意義如下:1)device:要掛接的設備,如/dev/mtdblockl;2)mount-point:掛接點;3)type:文件系統類型;4)opt-ions:掛接參數,以逗號隔開;5)dump和fsck order:用來決定控制dump、fsck程序的行為。

          4.2 用戶和組文件的創建

          需要在etc目錄下增加passwd和group兩個文件。首先增加passwd文件,passwd一共由7個字段組成,6個冒號將其隔開。其含義分別為:1)用戶名;2)是否有加密口令,x表示有,不填表示無,采用MD5、DES加密;3)用戶ID;4)組ID;5)注釋字段;6)登錄目錄;7)所使用的shell程序。

          passwd的內容為root:x:0:0:root:/root:/bin/sh

          增加group文件,group共由4個字段組成,3個冒號將其隔開。含義分別為:1)組名;2)是否有加密口令,同passwd;3)組ID;4)指向各用戶名指針的數組。

          /home/work/rootby/etc/group內容如下:

          root:x:0:

          4.3 構建dev目錄

          從Linux-2.6.18開始,負責舊版本的設備管理系統devfs已被廢除,但新版本的udev是一個基于用戶空間的設備管理系統。在內核啟動時并不能自動創建設備節點,固需手動創建console和null兩個啟動過程必須的設備節點。將采用busybox中內置的mdev,一個簡化的udev版本。

          #mknod dev/console C 5 1

          #mknod dev/null C 1 3

          如果不創建這兩個設備文件,在文件系統啟動時會出現錯誤信息,不能初始化控制臺。

          4.4 安裝glibc庫

          在開發板上需要加載器和動態庫,執行如下幾個命令:

          $mkdir-p/home/work/rootby/lib

          $cd/home/tools/gcc-3.4.5-glibc-2.3.6/arm-linux/lib

          $cp*.SO*/home/work/rootby/lib-d

          5 制作yaffs2文件系統映像文件

          所謂制作文件系統映像文件,就是將一個目錄下的所有內容按照一定的格式存放到一個文件中,這個文件可以直接燒寫到存儲設備上去。

          在yaffs源碼中有個utils目錄,里面有mkyaffsimage和mkyaffs2image的源代碼,前者可制作yaffs映像文件,后者制作yaffs2映像文件,將下載的yaffs2解壓出來在目錄/Development下有兩個文件夾:yaffs和yaffs2,進入yaffs2/utils目錄,此目錄下有3個文件。在加入兩個文件:nand-ecc.c和yaffs_packed-tagsl.c,具體文件這里不列出,源碼可參見文獻。

          修改Makefile文件:

          加入MKYAFFSSOURCES=mkyaffsimage.c yaffs_packedtagsl.C nand-ecc.c因為yaffs_packedtagsl.c和nand-ecc.c是加上去的。然后執行make命令后生成mkyaffs2image工具,復制此工具到PC機usr/local/bin目錄下,利用makyaffs2image工具,執行#mkyaffsimage2 rootby/pyaffs2.img命令可生成文件系統映像文件。執行#gzip-9 pyaffs2.img最終生成嵌入式Linux根文件系統的映像文件為pyaffs2-.img.gz。至此,整個根文件系統就制作完成,最后可以通過上面制作的pyaffs2.img.gz啟動整個系統。

          6 下載映像文件并執行

          以下命令為通過Windows的超級終端工具下載Linux內核映像和根文件系統映像到目標板(基于S3C2440微處理器的開發板)。

          #tftp 30008000 zImage/*下載Linux內核映像到目標板內存*/

          #fftp 30800000 pyaffs2.img.gz/*下載根文件系統映像到目標板內存*/

          #go 30008000/*啟動目標板Linux*/

          目標板的嵌入式Linux系統啟動后在超級終端中顯示的結果如圖3所示。可見用busybox制作的根文件系統已經正常啟動。



          7 結束語

          對用busybox制作嵌入式Linux根文件系統的方法進行歸納和總結,給出制作嵌入式Linux根文件系統的一般方法,適用于ARM架構處理器的嵌入式系統。利用此方法制作的文件系統可在S3C2440上成功運行,意在給嵌入式系統平臺的搭建有個整體把握和認識,以降低進入ARM嵌入式開發應用領域的門檻,提供的方法組建的文件系統非常簡單且配置靈活。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linux相關文章:linux教程




        關鍵詞: S3C2440 Linux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州市| 无为县| 桃源县| 万年县| 彭州市| 长沙市| 扬州市| 申扎县| 邵阳县| 明星| 闽清县| 东丽区| 甘洛县| 怀安县| 龙门县| 陇川县| 曲麻莱县| 杨浦区| 东至县| 合肥市| 全椒县| 崇仁县| 正镶白旗| 江都市| 阿拉善右旗| 孟津县| 贺州市| 宁化县| 家居| 三门峡市| 马龙县| 新密市| 沁源县| 类乌齐县| 绥江县| 太仆寺旗| 资阳市| 隆尧县| 乌兰浩特市| 信宜市| 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