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 云計算還需加倍努力
為什么我們還需要云服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1277.htm要回答我們為何還云服務,首先我們看看云服務與傳統IT方式什么不同?傳統IT環境更多以業務為中心,也就是說每上線一個新業務、多添加一些設備,屬于煙囪式的結構。在這樣的構建方式下,當業務需要擴展時,往往會出現費時費力,甚至重新為其搭建系統的情況。而在云模式下,包括計算、存儲、網絡等在內的所有資源池化,業務可以隨需擴展,而這也是云計算帶來的最大優勢。可以說無論是從部署、應用、管理角度,還是上述提到的節能減排角度,云計算都是傳統IT發展的必然方向,其所帶來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比如部署階段無需重復過去的采購、上架、安裝、調試,而直接通過幾個按鈕就能為業務分配相應的資源;管理階段,一個平臺能夠作用于整個數據中心,這些在傳統IT環境中都是不可想象的。
除此之外,云計算的方式對于節能減排也是一個利好。根據勞倫斯伯克雷國家實驗室的一份報告稱,云計算可以使企業將軟件應用從低效率的本地服務器向云轉移,從而將美國企業的能耗降低87%。舉一個形象的例子,這就好比居民區供暖改造,將過去每家的小鍋爐改成集中供暖后,一來提供資源利用效率,二來可以按需均衡供應,這樣一來自然會降低對電力的消耗。
因此,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我們需要云計算,它是IT下一階段必然的發展方向,這一點無論是當前全球各地政府、廠商、還是行業用戶均有著清晰的認識,他們也都在緊鑼密鼓地布局、實施。比如多國政府包括美國都將云計算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至于廠商和用戶就更不必多提,紛紛在向云時代快速邁進。
既然云計算已經成了IT發展的必然階段,邁不過去,那如何利用好云計算也就成了全球共同思考的問題。在這方面,我們能做些什么?
突破穹頂 云服務產業還需更努力
要實現節能減排,重點還是要落在數據中心的規劃建設上,因為這才是重點所在。這就涉及到了數據中心建設的方方面面,包括選址、內部規劃設計等等。
首先,在選址方面,應該重點考慮氣候環境、能源供給等要素,優先在氣候寒冷、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燈)充足的地區建設,盡量減少對電力資源的需求。
其次,在數據中心內部設施的應用上,多考慮低PUE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單純從經濟角度出發。當然這二者某種程度并不矛盾,因為電力資源的大量使用同樣意味著高昂的成本。當前,已經有不少優秀的解決方案,比如華為云服務以模塊化設計理念構建的云數據中心,使用業界流行的免費制冷技術、變頻高效設備、密閉冷熱通道、水平送風等技術,PUE挑戰1.3,屬于國內頂尖行列。相比PUE在1.7以上傳統數據中心來說,一個10萬臺服務器的機房每年可節約的1億多度電。
也許有人問,云數據中心與傳統數據中心有何區別?就基礎設施層面來講,其實大同小異,差別在于云數據中心單臺機柜會放置更多的設備,機柜功率會更高(平均5-6KW),同時更愿意采用各種節能技術降低電力成本,PUE做得更低。
當然,以上針對的更多是大型或者超大型數據中心,對于中小型數據中心而言,則應該更多考慮公有云這種新興方式,減少自建高能耗機房的部署建設,按需使用IT資源,避免業務閑置時間段IT基礎設施的能源損耗。相比傳統自己部署IT的方式,省力省心省錢,同時也更環保節能。
突破穹頂,云服務產業還需加倍努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