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走熱,設計機會將激增
NFC技術基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0840.htmNFC 工作在13.56MHz頻率范圍,數據傳送速率從106kbit/s到424kbit/s。為了盡量提高其有用性,該技術后向兼容基于ISO/IEC 14443A和ISO/IEC 14443B的智能卡協議,以及索尼的FeliCa卡(JIS X 6319-4)。
為了實現兩個NFC設備之間的信息交換,業界開發了一種新的協議,并在ECMA-340和ISO/IEC 18092標準中對其進行了定義。NFC論壇開發了相關的規范,用于確保NFC產品的互操作性。
NFC 有三種工作模式。在卡片模擬模式(無源模式)時,NFC設備像現有符合某個傳統標準的非接觸卡一樣工作。在讀/寫模式(有源模式)時,NFC設備是有源 的,并讀取或寫入傳統的無源RFID標簽。在點對點模式中,兩個NFC設備交換信息。發起設備(輪詢設備)的功耗比讀/寫模式低,因為目標(監聽設備)使 用自己的電源。
三種傳統模式中每種都有自己的傳送技術:NFC-A(后向兼容ISO/IEC 14443A);NFC-B(后向兼容ISO/IEC 14443B);NFC-F(后向兼容JIS X 6319-4)。為了支持傳統技術,NFC設備必須輪詢監聽設備(標簽)以確定使用哪種協議:NFC-A,NFC-B,或NFC-F(圖2)。

圖2:為了支持傳統技術,NFC設備必須使用這個輪詢順序輪詢監聽設備(標簽)以確定使用哪種協議(NFC-A、NFC-B或NFC-F)。
控制器芯片
在NFC系統設計中,控制器芯片扮演著重要角色。判斷使用哪種通信模式只是開始。在其它的典型MCU任務中,控制器必須監控收發器、電源管理和主機接口。NFC特定接口包括安全訪問模塊(SAM)接口、用戶身份模塊(SIM)接口和非接觸技術(CLESS)接口。
恩智浦的PN544是一款帶嵌入式80C51內核的全功能NFC控制器,非常適合集成進手機。在讀取器一側,應用包括移動支付設備、交通與活動票務,以及對象交換(如vCard和數字版權)。TI的TRF7970ARHBT支持相同范圍的應用。
本文小結
雖然RFID應用通常不是高性能、高速設計,但由于不同標準、頻率選擇和最重要的應用需求,系統級存在大量的復雜性。每個新的設計都會帶來有關安全、范圍、 信號方向、環境條件、功耗、內存要求和接口設計方面的決策。然而,一旦系統架構考慮成熟,主要由半導體公司推出的眾多設計工具和開發套件,就能為我們的項 目提供一條通達成功的清晰路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