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并起,本土企業機會更多
現在是整個照明行業最好的時代,全球最豐富的資源都集中在中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5817.htm盡管在如今的照明行業,跨國公司如飛利浦、歐司朗等依然充當著“領導者”的角色,然而,剛剛開啟的LED照明時代帶給了中國本土照明企業太多的期待與機會。
中國本土企業在市場上的表現大有異軍突起之勢,然而,快速發展的中國本土企業,如何才能騰飛跨入國際一流照明企業之列?他們的快速發展是否會對外資企業構成一定的威脅?對于正在快速發展的本土企業來說又存在怎樣的掣肘?
市場的悄然變化
“這些年,隨著LED在中國市場的不斷發展,政府對LED產業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LED的核心技術不再由外資企業獨攬了。”國星光電總經理王森表示,本土企業的技術、產品在某些方面都能做到與外資企業平起平坐了,外資企業的產品優勢將越來越不明顯。
國內半導體照明企業通過充分挖掘本土市場天時、地利和人和的優勢,一些表現已經證明本土企業的地位正在悄然發生一些變化。本土企業憑借高品質、低成本、性價比較高的產品在市場上的表現也日漸出色。
如全球排名前位的封裝廠、在中小功率封裝市場占有突出優勢的木林森營銷總經理林紀良介紹,木林森2012年總營收達到18億元,2013年總營收近30億元,2014年營收目標為達到50億元左右。
“沒有銷量就沒有份量;沒有噸位就沒有地位。木林森也希望把LED做到民品、家用普及化?!绷旨o良表示,LED照明市場的發展具有多元性,但最具有潛力的依然是大流通類的類別。“隨著照明市場向室內照明延伸,產品的性價比將超越一切,在這一領域外資企業的優勢在逐漸被弱化?!?/p>
本土企業除了在照明產品的大流通渠道占有率逐步提升,本土照明產品的生產設備企業的產品也正逐漸得到市場的認可及買單。
早些年,LED照明產業國內設備市場成為了國外設備廠商的“饕餮大宴”,制造企業購買設備的成本極高,且外商服務滯后,設備環節的高投入也成為了制約LED照明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高成本”亦催生了國產設備的崛起,成本幾乎攔腰而下,吸引了更多LED企業購買,大大加快了LED產品市場的“發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