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藍光LED是這樣被發明并量產的

        藍光LED是這樣被發明并量產的

        作者: 時間:2014-10-09 來源:慧聰電子網 收藏

          通電后發出藍色光的半導體將成為終極照明。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日本名城大學教授赤崎勇、名古屋大學教授天野浩以及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中村修二所開發的藍色發光二極管()打開了顛覆以往概念的“光的新世界”,創造了節能且長壽命的照明及顯示器等新產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3688.htm

          “閃耀的光是藍色!激動地手都抖了”,,赤崎在回顧約25年前藍色第一次發光的實驗場景時這樣說。

          當時,已有紅色和綠色。雖然很快就實現了實用化,但在只有三者都備齊才可實現白色光的三原色光中,還剩下藍色無法實現。全球的研究人員都在競相開發。

          當時,作為能發出藍色光的物質,受到研究人員關注的是氮化鎵、碳化矽和硒化鋅等3種。其中,已實現藍色LED的氮化鎵質地極為堅硬,熔點溫度在攝氏2500度以上,很難進行加工。而為了獲得真正的藍色LED,需要制造出高品質的半導體結晶,當時這在技術層面非常困難,甚至被認為“20世紀內不可能完成開發”。氮化鎵曾被認為不會有未來,全世界的研究人員相繼停止了研究。

          與此相反,當時就職于松下電器產業(現為松下)的赤崎雖然遭到周圍的反對,但仍然堅持認為氮化鎵的難以加工反而蘊含了實現藍色LED的可能性,并堅持推進開發工作。后來赤崎從公司辭職,擔任名古屋大學教授,攜手此前就在大學任教的天野,向制造純凈結晶發起了挑戰。

          “基于氮化鎵的藍色LED”這項研究在國際學會上發表,但反響并不熱烈。盡管如此,仍然住在研究室不斷進行試驗。為了制造純凈結晶,想出來一個方法——即噴上低溫鋁,然后在之上噴涂氮化鎵,但由于未找到最佳條件,經歷了多次失敗。

          有一天,電爐的加熱姿態偶然有點不好,在溫度沒有提高的狀態下試著使用,結果偶然形成了品質優良的結晶。通過不斷尋找最佳條件,1985年開始有能力穩定地制造出純凈結晶。

          在那4年后,加入了鎂,在世界范圍內首次制造出了LED不可或缺的氮化鎵結晶。這是努力型的赤崎與試驗能力卓越的天野齊心協力取得的成果。

          另一方面,為基于氮化鎵的藍色LED的量產開辟出道路的則是中村。

          在制造高品質結晶非常困難的背景下,中村找到了根據在學會上看到的其他結晶裝置思考出來的“TsufuroMOCVD方式”,這一技術使得純凈結晶的量產成為了可能。1991年發布了成果。從上方噴入不發生化學反應的氣體,然是施加壓力,使在橫方向流動的原料氣體固定到基板上,最后成功制造出了缺陷很少的結晶。隨著量產技術的確立,實現工業應用的道路隨之擴大。

        led顯示器相關文章:led顯示器原理




        關鍵詞: 藍光 LE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麻莱县| 大姚县| 嘉祥县| 辰溪县| 宁南县| 博野县| 晋中市| 新余市| 枞阳县| 静乐县| 房山区| 石渠县| 福州市| 涞源县| 开远市| 桃江县| 富川| 海盐县| 图木舒克市| 沙田区| 古田县| 邻水| 嘉义市| 介休市| 肥东县| 钦州市| 元谋县| 巨鹿县| 娄烦县| 阜新市| 鄂托克前旗| 五河县| 庆元县| 永泰县| 义乌市| 镇沅| 眉山市| 尚志市| 卓资县| 万盛区| 宝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