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為創客們插上實現夢想的翅膀
隨著技術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推動了科技創新模式的嬗變。傳統的以技術發展為導向、科研人員為主體、實驗室為載體的科技創新活動正轉向以用戶為中心、以社會實踐為舞臺、以共同創新、開放創新為特點的用戶參與的創新2.0模式。創客正逐步顛覆科技技術創新的模式,而TI 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亦在這一領域做出了自己的表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3076.htm此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際司主辦的中美青年創客大賽深圳站得到TI 的大力支持,TI 長期關注中國的開源硬件與創客,也是中美創客大賽的頂級合作伙伴,參賽項目將基于各種TI模塊、開發板硬件或軟件,全程都將得到TI全方位的協助。
比賽項目創意涉及多功能護眼小神器、智能定時開關、多生命參數監護儀、智能機器人、南瓜芭蕾燈、藍牙4.0音箱、智能手環、健康衫、防行人闖紅燈的智能紅綠燈等,這些項目都將得到TI的技術支持,幫助設計者快速使用基于TI的軟硬件平臺、微控制器、嵌入式處理器以及TI模擬技術和無線傳感技術,以開發出更完善的產品方案。
在中美青年創客大賽中,TI不僅僅在元器件上給予了很多支持,在開源軟件、開源硬件Arduino、3D Printer等設備和設計技術方面都有很多支持。可以說,TI帶來的不僅僅是對創客的支持,更是對創客精神支持、對科技創新的支持。
中美青年創客大賽作為TI 大學計劃的一部分,TI為此傾注了很多精力,TI正不遺余力地推動最新半導體技術在中國大學的應用和創新。早在1996年,伴隨著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的迅速發展,TI在中國開展了大學計劃,幫助中國大學將數字信號處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兩年后,TI和中國教育部簽訂了合作備忘錄,承諾在100個大學建立DSP聯合實驗室。TI 在中國的大學計劃是一項長期的戰略性計劃,旨在通過對中國教育和研究的投入,使中國的大學和研究機構掌握最先進的模擬技術、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和單片機技術,支持素質教育和科技創新,并促進產學研相結合。
據悉,時至今日TI已經在250多所大學里建立了4個技術中心、260余個DSP實驗室、180余個單片機實驗室和60余個模擬技術實驗室,每年有四萬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TI聯合實驗室中學習和實踐。
物聯網與創客的共鳴
有研究數據表明到2020年的時候,會有三百億件新的東西連接上網,那這些東西是什么,就是物。這個代表一個很大的商機,這個被業內稱之為物聯網革命,而創客運動是一個推動物聯網最重要的一個運動。
如果說,半導體及PC創造了新的產業,但是沒有顛覆其他的傳統產業。而互聯網則確實顛覆了一些傳統產業。而創客運動則將顛覆現有的這些半導體、PC和互聯網產業,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大肆普及的背景下,軟硬件結合成為趨勢,硬件智能化和網絡化得到創客們的大力推崇。這些都將導致創客運動一定會滲透到各種傳統的工業,而不僅限于電子、IT或第三產業。這對于中國未來長遠的科技發展有莫大的推動力。
隨著一批批新產品的問世和媒體的大量曝光,一群如同上世紀70年代第一批極客一樣扎根在硬件領域進行創造創新的玩家逐漸被人們認知。他們就是創客,在互聯網的玩法,用3D打印等開源硬件項目引領著一波新潮流,更被形象地冠以“造物者”之名。創客更大意義在于對傳統制造業的顛覆——數字化生產帶來的產業重構機會,可能引領一場完全個性化的、量體裁衣的消費革命。
2005年從美國誕生創客運動開始,歐美日都有飛快的發展。現在在中國,這一運動也開始逐漸興起,并得到許多年輕人和大企業的青睞。比如此次中美青年創客大賽深圳站就吸引了很多隊伍參與,共計30支隊伍,分別來自深圳,香港和南京。隊伍分別來自深圳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市第二高級中學,創客空間以及社會團隊。另外,更有一支小學隊伍進入了本次選拔賽。各隊伍的很多設計項目都設計到物聯網,可見創客們正在推動著物聯網快速發展。
此前,創客們都是帶著興趣來“造物”,享受的是將自己的idea利用開源硬件達成現實的樂趣。他們的身份可以是學生、工程師或職場經理人,考慮投身于此的并不多。近一兩年來,受互聯網創業熱及國外風潮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以此創業,同時受互聯網影響和直接推動,逐步向產業化邁進。而結合物聯網的設計則是產業關注的重點,物聯網與創客兩者正相互促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