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業生產有所回暖 個位數增長將常態化
“三駕馬車一降兩升,工業生產有所回暖,工業領域持續通縮,工業用電低位運行。”7月2日,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光瑞用這樣四句話總結了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經濟的基礎特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2083.htm他是在由工信部賽迪研究院主辦、工業經濟論壇雜志社承辦的“2014中國工業經濟論壇(上半年)”上作出上述闡述的。本報記者從論壇上獲悉,2014年上半年,我國工業雖然經歷了多種復雜因素交織并存的嚴峻挑戰,但仍然實現了平穩增長。其中,二季度工業增長較一季度微幅回升。
專家指出,當前我國工業運行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既有成本高位運行擠占企業利潤以及民間投資意愿趨弱的問題,也有產能過剩行業金融風險加劇的困擾。同時,實體經濟融資難問題依然難解。
賽迪智庫綜合多種因素判斷,下半年我國工業將保持持續復蘇態勢,全年將呈現整體平穩、略有上升的趨勢,但個位數增長將常態化。
工業生產有所回暖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5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與一季度持平。分產品看,與一季度相比,主要產品產量整體呈回暖態勢。鋼材、水泥、原油加工量增速均較一季度有所回升,汽車產量與一季度持平。
徐光瑞提到了“三駕馬車一降兩升”的現象,即工業投資增速繼續呈下降趨勢;出口交貨值增速較一季度小幅回升,與去年年底基本持平,表明我國工業品出口略有好轉;消費與一季度相比也有所回升,總體上今年以來消費增速呈持續微幅上升態勢。
值得關注的是,1-5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和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PPIRM)持續負增長。至今PPI已是連續27個月下降,這說明工業領域通縮十分明顯,產能過剩問題依然嚴重。
此外,工業用電仍在低位運行。1-5月,全國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5.0%,增速較一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但較去年同期回升0.4個百分點。“從歷史走勢看,工業用電量增速已連續三年處于個位數增長區間,整體持續低位運行。”徐光瑞分析道。
民間投資意愿趨弱
在經濟下行風險加大的背景下,企業經營面臨困境,尤其是產能過剩行業的風險愈發明顯。目前,多數金融機構通過單純地“堵”阻止信貸資金流向產能過剩行業。
以工商銀行為例,截至2013年年底,鋼鐵、水泥、平板玻璃、常用有色金屬冶煉、船舶五大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貸款余額為1.65萬億元,較年初減少555.43億元,降幅為3.26%。
“需要注意的是,資金鏈的斷裂很可能導致產能過剩行業的信貸風險大面積爆發,從而導致金融機構不良信貸的增加。雖然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能幫助產能過剩企業調整結構,但這需要大量資金支持,這也使得金融機構處于進退兩難的困境。”徐光瑞說,目前金融機構更傾向于將資金放在銀行間市場獲取無風險收益,而不愿投向實體經濟承擔風險。
另一方面,企業成本的高位運行擠占了利潤,使得企業利潤率始終處于低位。賽迪智庫給出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持續上漲,已由年初的85.18元上漲至目前的85.80元。同時,企業財務費用同比增速高達17.4%,增速較一季度加快1.6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12.0個百分點。
徐光瑞表示,受企業平均利潤率下滑影響,民間投資信心不足,投資意愿趨弱。自2013年年初以來,工業領域的民間投資持續低于整體民間投資增速。此外,2013年底私營與國有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為112.1和121.5,兩者差距較前期擴大了0.9個點。
個位數增長成常態
專家表示,當前我國三大需求的走勢正在發生分化:首先,全球經濟仍處于后危機時代的緩慢復蘇期,預計下半年出口整體呈趨緩態勢;其次,制造業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均告別高增長時代,預計下半年工業投資增速下行態勢仍將持續;再者,支撐消費回暖的亮點不多,預計下半年消費將呈微幅增長態勢。
各項指標反映出,當前我國工業生產存在回升向好的動力,但持續增長的基礎并不牢固。賽迪智庫判斷,2014年下半年我國工業增長將呈緩中趨穩態勢,預計下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在9.1%左右。
談到政策措施建議,徐光瑞告訴《機電商報》記者,鑒于當前我國工業正處在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關鍵時期,下半年應綜合運用多種政策手段,制定更加靈活的貨幣金融政策,實施更加穩健合理的財稅政策,推出利于擴大消費的投資政策,出臺更有針對性的中小企業發展扶持政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