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編輯觀點 > 雷士之變(二):“兩進三出”之謎

        雷士之變(二):“兩進三出”之謎

        作者: 時間:2014-08-20 來源:互聯網 收藏

          8月8日,一紙停牌公告,悄悄拉開了本次“吳王之爭”的序幕。晚間,雷士發布公告,宣布罷免吳長江執行董事、CEO職務。當天萬州工廠就進入停工狀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2021.htm

          別在我的世界走來走去

          歷史總是如此驚人的相似,偶然又必然。這是吳長江第三次被迫離開自己一手所創的雷士,并且都是為自己當初的盟友“逼宮”。

          2005年,吳長江與雷士的兩位創始人發生意見分歧,失去董事長一職,之后在雷士照明經銷商的支持下,才得以重返雷士。

          2012年5月,與資本方賽富基金、高盛、施耐德關系惡化,吳長江被迫辭任包括公司董事長、CEO職務。迫于經銷商和工廠的壓力,10月份達成多方和解,最終在的助力之下,吳長江重返雷士照明并執掌帥印。

          2014年8月,吳長江第三次被迫離開,昔日的盟友成為敵人,直至拳腳相向……

          兩進三出,也為吳長江在中國企業家中創下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記錄:一個企業家被資本方三次從自己一手所創的企業趕出來。

          前兩次,吳長江依靠其對于經銷商和工廠的絕對控制,最終在角逐中勝出,但已經兵困馬乏,第二次更是借力于才最終重返。而第三次,時隔不到兩年,沖突再次全面爆發。

          或許,作為一家企業,雷士照明現在最想說的話就是:我的世界你可以走進來,也可以走出去,但請不要在我的世界里進進出出……

          創業之路多艱辛

          兩進三出,光是這一紀錄就足以讓吳長江躋身中國企業史了——不管是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業內各方坐山觀虎斗時,也許會捫心自問:為何創業之路,會如此艱辛,如此坎坷?

          回顧吳長江的創業史,從當初毅然丟掉鐵飯碗,空手南下廣東,從小作坊做起,選擇了一條走的人并不多的路——引進專賣店,經過數次起伏,一步步把企業做大,在香港上市。到目前為止,業內普遍認可,雷士照明具備國內前列的照明品牌和渠道優勢。雷士照明2013年年報顯示,根據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統計,按2009年收入計算,雷士照明是中國最大的照明品牌供貨商。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為了辦專賣店,吳長江給了經銷商很大的補貼,一家就能得兩三萬元,在當時這可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數目了。吳長江與經銷商的“鐵哥們”關系,或許正是由那時開始的。

          吳長江事后接受采訪時表示,“三次風波都是股權之爭、公司控制權之爭,只是形式不一樣而已,第一次,大家還有著同學情,比較友善;第二次,是用了資本的手段,讓我損失很大;第三次,暴力手段血洗。一次比一次兇險,一次比一次激烈。”

          此次,眾多“鐵哥們”的經銷商紛紛倒戈,吳長江或許要感慨:人和人之間,連最基本的信任都沒有了。

          與此同時,連續不斷的“內斗”,帶來的是公司內部的動蕩,經銷商信心的動搖,公司的業績也同樣受到波及。

          2012年,吳長江從雷士照明辭職,引發了雷士內部的動蕩和經銷商的暫停合作。據2012年年報披露,重慶萬州和廣東惠州兩家工廠,以及重慶辦事處進行了持續兩周的罷工,36家一級經銷商停止向公司發放訂單。對比雷士照明2011年的財報發現,2011年,雷士照明實現銷售收入37.98億元,實現利潤5.7億元。無論是銷售收入還是利潤,2013年都低于2011年的水平,雷士照明還未從2012年動蕩中完全恢復過來。

          此次的“吳王之爭”,在雙方隔空叫陣的時候,重慶萬州工廠又像2012年一樣停產了。據工廠管理人員透露:“工廠自8月8日后,就開始停產,計劃放假一周。”消息稱,該工廠停產一天損失200萬元。至于廣東惠州工廠,吳長江指責王冬雷派近百人員搶奪工廠,致使工廠無法正常生產。8月14日晚間雷士照明發布公告稱,稱惠州工廠已經正常運行。

          過分強調“主人”角色

          從吳長江的創業史,我們可以看出,其確實具備了一個企業家在創業史所需要的魄力和執行力,尤其是在品牌與渠道建設之初,對于渠道的絕對控制力,讓雷士在短短的時間內迅速崛起并躋身照明一線企業的行列。雷士照明的發展,吳長江確實功不可沒,尤其是在渠道建設上的獨到見解和執行力。

          筆者翻看資料時發現,在雷士歷次的內斗中,吳長江都會強調自己乃雷士的“主人”,強調被自己一手所創的公司驅逐的委屈,打出悲情牌。但正所謂商場如戰場,資本追逐利益,是一條鐵一樣的經濟學規律,過分強調人情,強調“主人”身份,打悲情牌,并不是一種值得提倡的行為。要知道,在經濟活動中,最終承擔一個企業責任和風險的是資本,與此相對應的則是,資本必須擁有對一個企業的絕對控制力。

          或許在與對手角逐時嘗到了經銷商支持并最終逆襲的甜頭,讓吳長江過分高估了經銷商和工廠的作用,以至于在后來的控制權爭奪中,渠道與工廠,屢屢成為吳長江手中最有力的一張王牌,甚至讓吳“有恃無恐”。

          在第二次爭奪中,吳長江已經只是險勝,并且自己也公開表示“很受傷”,但是傷疤未好卻忘了痛,還未休整過來,第三次控制權之爭再次來襲。而這一次則與以往不同,吳長江所面臨的極有可能是“凈身出戶”。2012年,吳長江與時任董事長的賽富亞洲翻臉,閻焱是風投股東,對于企業的管理方面,顯得中氣不足。正因此,迫于工廠以及核心經銷商的壓力,代表資本方的閻焱不得不做出了讓步,與吳長江和解,讓其回歸公司。最終借力于德豪潤達,吳長江得以重掌帥印。

          而這一次,局面相似卻又略有不同。王冬雷既是資本方,且占據絕對優勢,同時本身還是企業家,一直掌管著一家上市公司。也就是說,從能力上而言,王冬雷已經有足夠的資本來控制整個雷士,面對吳長江手中最后也是最有力的王牌——渠道與工廠的壓力,不會那么無可奈何。這是其與閻焱最大的不同,30家經銷商“倒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管是早有準備還是倉促應戰,看完王冬雷在處理渠道關系時臨危不亂的鎮定與雷厲風行的手段,此次爭斗雖然尚未結束,但已經逐漸明了。吳長江尚未在渠道上發難,80%的核心經銷商已經紛紛宣布“倒戈”,也讓眾多行業人士猜測吳長江想要再次重返雷士的可能性極小。

          有意思的是,與吳長江所強調的自己身為雷士“主人”這個基調相反的,在過去歷次“內斗”,吳長江都打出了渠道這張王牌,并且采取了停止下單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策略,或許這也是本次經銷商“倒戈”的一個原因之一。

          都是賭的錯

          前不久,吳長江在其個人微博中發表了對于王冬雷指責其賭博一事的澄清。

          針對吳長江發布微博這一行為,網友議論紛紛,而對于吳在雷士鬧劇中的角色評價,盡管吳自身否認,但依舊無法磨滅他在部分人心中形成的賭徒形象。

          網友大漠行客:吳總能做到今天確是人物,雷土到今天確是吳總費心神勇;只是企業合作三度出狀況,吳總本身定有問題;該不會最大的問題真是所謂愛豪賭吧。

          網友南帕子發表言論:大賭徒一個。把股份抵押給銀行,結果股價大跌,輸了;引入德豪,重返雷士,看上去贏了;雷士的小股東,德豪的二股東,想坐穩雷士的第一把交椅,那還得看雷士的大股東、德豪的大股東是否愿意啊?這一次可真是賭大了。想回光返照?難!另起爐灶吧,叫長江照明也不錯。再賭一次。

          網友忘我的和諧:2年內沒去澳門不等于沒賭債,2年前閻好像就說過這個,賭債是不是2年前欠的呢?你老吳承諾沒賭債不就得了,說啥沒去過澳門,這不扯淡嗎!!!!

          網友_宇宙之星_:吳總,同情你,但不支持你!!!你親口承認身負4億賭債.月息1千萬,你再辨駁也沒啥用的!!!!好聚好散吧!!!!可能你離了雷士這個金牛,你就無立錐之地.但是,桌面上的問題是真實存在的,還是想法另創家業吧!!!

          網友仗建:都是賭惹的禍。

          而更有諸多網友認為吳長江不懂資本操作,做關聯交易,甚至太自戀,將其行為歸結為咎由自取。

          思路決定出路

          其實,回過頭來看整個雷士事件,甚至雷士五次三番的“內斗”,反映出來的并非只是個人問題,更多的是目前中國經濟行為中的通病。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國內的商業價值觀中,很多事情是無法在“臺面”上面解決的,大家一起吃喝玩樂,最后就是“心照不宣”。過分強調“人情”與江湖道義,在現代經濟中是無法通行無阻的。在一個成熟的經濟環境,這甚至是一種天真幼稚的行為。

          中國很多的企業家,在引進西方企業管理理念時,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筆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在吳長江眼里,文化高于制度,文化還包括人情化、人性化的管理。

          作為創始人,吳長江在雷士發展中功勞卓著,靠“信”和“義”帶領著一眾兄弟打出了光明前景;和經銷商之間多年的各種“變通”培養出來的經驗,更讓他迷信規則之外的東西。“功成名就”之后讓身邊的親人嘗嘗甜頭,也讓其邁上了關聯交易之路。

          而吳長江曾經的合作伙伴閻炎卻表示,“中國的民營企業需要有制度化管理,按照程序、按照規則辦事,不能夠像過去一樣”。從創業者角度而言,吳長江是典型的悲情企業家;但是從資本運營的角度而言,吳長江這些行為,無疑不是最有效的,甚至是有損經濟效益的。早在100多年前,馬克思就說過,如果戰爭可以帶來利潤,那么資本家將會義無反顧的挑動戰爭。吳長江這種屢屢挑戰資本,觸犯上市公司底線的行為,顯然是資本所不能容忍的。

          資本市場的游戲規則是,資本為王,談契約,不談道德。契約精神是一個商業社會最基本的文化,是基因,缺失了這種基因,商業關系注定要面臨崩塌。

          正因其在思想上沒有接受這一現實,才會一次又一次地與資本發生沖突,創下了“兩進三出”的歷史記錄。



        關鍵詞: 德豪潤達 照明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赞皇县| 香港 | 广东省| 罗甸县| 威海市| 鹤峰县| 安图县| 江华| 肇庆市| 金乡县| 卫辉市| 东光县| 仁寿县| 金溪县| 教育| 青州市| 达孜县| 深泽县| 南靖县| 石阡县| 栾城县| 磐石市| 中山市| 迭部县| 佛学| 和顺县| 尉氏县| 明溪县| 鄂州市| 惠来县| 黄梅县| 阳东县| 永城市| 嘉鱼县| 福建省| 竹北市| 隆安县| 德清县| 扶余县| 朝阳区| 吉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