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智能天線對TD-SCDMA無線網規劃設計的影響

        智能天線對TD-SCDMA無線網規劃設計的影響

        作者: 時間:2008-01-08 來源:網絡 收藏
          目前所用的智能天線(以下簡稱智能天線,SA)實現了空分多址,利用用戶的來波方向(DOA)的不同來區分用戶,對無線網絡的覆蓋、容量均有影響。SA是的標志性技術,目前采用賦形波束智能天線,通過“智能”部分產生多個賦形波束,每個波束跟蹤一個激活用戶,達到降低干擾、提高增益、增大覆蓋和提高容量的效果。

          空分能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1444.htm

          如果基站信息處理能力不受限,可以設想,由于用戶的位置分布不可能重合,這個空分的“址”數量巨大。然而,TD-SCDMA智能天線目前的賦形波束并非理想的射線,存在空間分辨率問題,即以多大的空間精度區分用戶,這取決于賦形波束的水平、垂直波瓣寬度。

          目前TD-SCDMA采用的智能天線的賦形波束僅在水平方向上跟隨激活用戶移動,即賦形波束的方位角在跟蹤用戶,而下傾角不變,可以看成二維空間的自動跟蹤,而不是立體自動跟蹤,這就造成一個問題:若采用以基站為極點的極坐標刻畫該基站的覆蓋區域,極角為0~360度,波束之間的干擾隔離與賦形波束的波瓣寬度、旁瓣泄漏等工程因素有關。

          參考目前TD-SCDMA采用的多個廠家的SA設備指標:公共信道不賦形,全向SA公共信道波束寬度為360度,120度板狀SA公共信道波束寬度為120度;業務信道賦形,陣元數為8的全向SA賦形波束寬度為45度,陣元數為8的120度板狀SA賦形波束寬度為15度,也就是可以將覆蓋區域分成8個子區域。

          性能增益

          (一)覆蓋增益

          天線對覆蓋的增益作用是通過增大等效輻射功率實現的,其原理是將能量集中于一個空間或方向內,SA對覆蓋的增益也是通過使能量集中于目標用戶方向來獲得的,然而有了上述空間分辨率問題,則需具體考慮如下工程效果,以陣元數N=8的全向SA為例:

          A.當所有用戶集中在45度內,賦形造成的覆蓋增益最大,即理論上的10logNdB=9dB,其物理含義為:當所有用戶位于一個賦形波束內,SA將能量集中于原來1/8的空間,能量密度增強了8倍(9dB)。考慮存在非理想因素而需預留的工程裕量,還要減去2~3dB,一般取為+6~+7dB。

          B.當用戶在以基站為極點的極坐標系的極角意義上均勻分布時,比如各用戶的極角以45度間隔均勻分布,由于SA將能量集中的空間不變,能量密度未增強,賦形增益理論上應為0dB。

          可見,“TD-SCDMA智能天線的賦形增益(覆蓋)有多大”并不是一個能給出精確回答的問題,與如下因素有關:

          (1)激活用戶的分布

          對于集中分布的情況增益大,對于均勻分布的情況增益小,對于只有1個激活用戶的情況,賦形增益可以達到工程上的最大值。

          (2)賦形波束寬度

          賦形波束的波瓣窄容易集中能量、減少干擾,反之則容易造成波束重疊,邏輯上的不同波束在物理上成為一個波瓣。

          (3)工程因素

          比如傳播環境,城市中高樓林立,信號傳播經歷多徑、反射、折射等,SA通過DOA來決定賦形波束指向,但DOA本身也存在空間分辨率問題,經歷反射等過程后信號來波角度可能擴散。

          (二)容量增益

          TD-SCDMA的SA對容量的增益指SA通過空分實現空間濾波,隔離了多用戶干擾,使得系統可以滿碼道或接近滿碼道工作。

          由此可以認為:在SA的一個波束內不會存在干擾降低和容量增益,結合TD-SCDMA的業務時隙情況,若想通過SA的空分實現容量增益,需使同一個時隙的基本資源單位(BRU)對應不同的賦形波束。

          A.語音業務

          一個語音用戶占用兩個BRU,一個時隙有16個BRU,最多可承載8個語音用戶,若8個用戶分布于8個波束,滿碼道工作理論上是可能的,但若用戶集中分布,則容量增益減小,用戶集中于一個SA波束則容量增益為0dB。

          B.數據業務

          TD-SCDMA數據業務速率跨度大,根據3GPP標準,數據用戶占用1個或多個時隙,一個時隙至少占用8個BRU,數據業務的最低承載速率為64kbps,占用同一時隙的8個BRU,即造成8個BRU(等價于4個語音用戶)集中在一個波束中,因為難以通過波束將干擾用戶分開,數據業務的容量增益會大大縮小。

          矛盾及解決

          目前的TD-SCDMA智能天線增益受到用戶分布、波束寬度、傳播環境的影響。獲得覆蓋增益要求用戶分布集中,而獲得容量增益則要求同一時隙內的用戶不集中在一起,從而產生了矛盾。

          另外,數據業務的智能天線容量增益縮小,也導致上行數據業務容量受鄰區干擾影響嚴重。對于TD-SCDMA系統,正確解調的條件是信噪比高于解調門限,由于用戶間的相互干擾,就會形成最大極限容量。要增加本扇區用戶容量,就需要降低扇區間干擾;而在各扇區負荷相同時,同樣頻率復用方式下的扇區間干擾就會存在下限。按照3GPP25.105對基站接收性能的要求,對于數據業務在衰落信道下,要求Ioc/Ior(外扇區干擾Ioc與扇區內干擾Ior之比)一般在-10dB以下;而根據A.J.維特比的《CDMA擴頻通信原理》以及TonyW.Wong等的研究,對于1×1頻率復用方式,理想功率控制下的CDMA網絡上行Ioc/Ior只能達到-2.6dB,基于該值可以推導出:沒有智能天線時,8個BRU成為單時隙上行容量的極限。對于話音業務,可以借助智能天線的容量增益(約兩倍),實現滿碼道工作;而對于數據業務,因為用戶集中,容量增益很小,8個BRU的極限容量就只能支持64kbps以下的上行業務速率了。需要說明的是,當鄰小區負載很輕時,例如對孤立小區,仍然可以實現-10dB以下的Ioc/Ior,這時是可以實現144kbps及384kbps業務速率的。另外,對于下行鏈路,用戶距離NodeB位置近時,也可以實現良好的Ioc/Ior,1×1頻率復用方式下也可以達到很高的下行速率。

          對于上述兩個矛盾,規劃設計中需要采用多種技術手段來解決:

          第一,采用較寬松的頻率復用方式或控制鄰區負載,實現上行中高速數據業務

          TD-SCDMA單頻點帶寬窄,有條件在組網初期采用較為寬松的頻率復用方式(如1×3),這樣就減少了同頻鄰區數,從而減少Ioc,那么即使在智能天線對數據業務的容量增益很小時,也可以解決上行的數據業務容量問題。根據分析,1×3頻率復用方式就基本可以滿足中高速數據業務的鄰區干擾要求了。

          或者,通過無線資源調度合理分配相鄰各小區的資源,降低相鄰小區的負荷來減小Ioc,也能夠解決1×1頻率復用方式下的上行數據業務容量問題。

          第二,對于覆蓋設計預留余量,并且以信道平衡時的參數計算覆蓋半徑、布置站點

          SA的覆蓋增益受用戶因素的影響,網絡發展初期可能效果較好,隨著用戶話務量增多,其賦形增益可能減小。此外,還需要考慮業務信道和沒有賦形的公共信道之間覆蓋平衡問題。所以,在覆蓋規劃中應對智能天線的增益留有設計余量。

          (廣州杰賽通信規劃設計院 郭東亮 )



        關鍵詞: TD-SCDMA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浦县| 随州市| 浏阳市| 杭锦旗| 兰西县| 邳州市| 绥滨县| 邛崃市| 横峰县| 资阳市| 克拉玛依市| 玛纳斯县| 平原县| 陆川县| 江北区| 龙陵县| 门源| 平凉市| 六枝特区| 东乡族自治县| 明溪县| 三明市| 桃园县| 冷水江市| 株洲市| 托克托县| 高雄县| 郧西县| 安新县| 南部县| 柏乡县| 绥宁县| 陈巴尔虎旗| 土默特左旗| 峨山| 鞍山市| 老河口市| 扶风县| 凤山市| 通化县| 长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