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基于RFID技術的倉儲管理提貨方案

        基于RFID技術的倉儲管理提貨方案

        作者: 時間:2013-01-04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9900.htm

          為了方便理解,筆者僅以EPC數據隊列中任意一個電子標簽為例來演示其整個處理過程。首先電子標簽數據出隊列操作,進入應用程序接口。圖4是整個處理流程圖。

        圖4 應用程序部分處理流程圖

        4 方案驗證

          鑒于EPC數據采集是在硬件部分實現,這里不在過多贅述。模擬已采集得到的EPC數據,對方案進行驗證。采集得到的EPC數據以形同二維表的形式存儲在EXCEL表格中,當前倉儲物資庫存表存儲在ORACLE數據庫中,進行批量檢索數據庫。由于批量檢索數據庫對查詢響應時間要求非常高,這里采用劃分-抽樣-匹配的思想。物資在入庫操作時已進行了簡單的分類的劃分,因而在批量檢索時只需對每類倉儲物資抽取庫存表中第一個進行匹配。當對象分類代碼部分與當前庫存表中存儲記錄吻合時,再進行序列號的匹配;該方法最在的好處是:一次截取,多次使用。批量檢索數據數據庫的對象分類代碼在核對人員提貨權限時會再次使用,只需一個臨時變量來暫存該代碼即可:大大減少了截取工作量,縮短了處理時間。

          針對上述研究,在MatLab中分3種環境進行仿真。仿真環境1:庫存表記錄固定1000條,出庫標簽變化:8~100個,提貨人員為1人;仿真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記錄數固定的不同標簽數量識別時間仿真結果

          仿真環境2:出庫標簽固定30個,庫存表記錄變化:100~1 500個,提貨人員為1人;仿真結果如圖6所示。

        圖6 不同記錄數的30個標簽數量識別時間仿真結果

          仿真環境3:出庫標簽變化:20~70個,庫存表記錄變化:150~1 450個,提貨人員為1人;仿真結果如圖7所示。

        圖7 標簽記錄數隨機出庫仿真結果

          從仿真結果可以看出,該方法能夠正確處理數據;實現以對象分類代碼為核心的分類提貨管理。相比普通提貨方法,縮短出庫時間。通過對貨物電子標簽的鎖定,使得提貨出錯故障降低到最小,達到了方案設計時的初衷。為現代化的倉儲提貨管理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5 結論

          為了實現高效、快捷的現代化倉儲管理,提出了一種基于的人員提貨權限自動化管理方案。依托對提貨人員EPC特殊編碼,合理分配了倉管人員提貨權限,解決了出庫慢、提貨出錯的問題。但從設計權限編碼本身特點看,該提貨權限方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當倉儲物資類型繁多時,每個倉管人員只單獨賦予一種貨物類型的提貨權限可能將無法滿足倉儲管理靈活性需求,導致倉管人員浪費,增加了倉儲管理投資成本。這也是本方案下一步有待改進的地方。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蛟河市| 皮山县| 百色市| 麟游县| 青神县| 青阳县| 澎湖县| 江西省| 石阡县| 和田市| 大荔县| 晋城| 高青县| 临沭县| 古蔺县| 弥渡县| 哈巴河县| 临安市| 邵阳市| 连城县| 固镇县| 阿坝| 宽城| 邵东县| 常山县| 宕昌县| 册亨县| 武平县| 贡山| 水城县| 洪泽县| 冕宁县| 昆山市| 兴安县| 太和县| 蒙山县| 简阳市| 赞皇县| 淄博市| 乳山市| 古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