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饋正交極化天線陣的設計
為保證兩饋源之間的隔離以及輻射極化純度,與貼片共面的微帶線饋線在貼片輻射邊的中心饋電,采用兩級四分之一阻抗變換線進行阻抗匹配,而不是嵌入式饋電。而用于耦合另一極化饋電的縫隙則是置于貼片正中心位置。天線的中心頻率設計為8.64GHz,通過對影響天線單元性能的各個參數的計算和優化,得到一組最優的天線單元尺寸如下:輻射貼片的尺寸是8.9mm´7.2mm,接地板上的縫隙尺寸為1mm´5mm,微帶饋線阻抗為100W。天線單元的回波損耗的仿真結果如圖2所示,結果顯示,1端口和2端口回波損耗小于-10dB的帶寬分別為1.4%和2.2%。1端口和2端口之間的耦合小于-50dB,具有很高的隔離度。圖3為兩端口分別饋電時天線E面輻射方向圖,可以看出兩個正交極化情況下,天線的交叉極化分別為-29dB和-33dB。當貼片單元兩正交極化輻射的饋電相位差達到±p/2的時候,可以實現圓極化。圓極化時的軸比仿真結果如圖4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軸比小于3dB的帶寬從8.2GHZ開始,遠遠大于阻抗帶寬。如果采取寬帶的多節阻抗匹配轉換線,天線單元則可以獲得較寬的阻抗帶寬,且阻抗帶寬內均有很好的軸比特性。
圖2單元天線的回波損耗
圖3天線單元E面方向性圖
圖4單元天線的軸比
34´4雙饋正交極化天線陣的設計
由于天線單元的兩饋電微帶線分別設計在不同層面,因此采用功分器進行并饋,很容易擴展為天線陣列。本文對4´4的正交極化天線陣進行設計,對給定極化的饋電,在主極化方向進行同幅同相饋電,而在交叉極化方向則采用對稱結構,進行同幅反相饋電,進一步抑制交叉極化,提高兩饋電端口的隔離度。天線結構如圖5所示。天線S參數的仿真結果如圖6所示,圖中顯示天線兩個饋電端口的回波損耗仿真值為別為2.3%和1.2%,端口1和端口2的隔離度大于40dB。圖7為兩端口分別饋電時得到的E面方向圖,可以看出兩正交極化情況下,天線的交叉極化分別為-26dB和-22dB。當兩端口饋電幅相相位滿足陣列圓極化條件時,得到軸比的仿真結果如圖8所示,顯示出小于3dB的軸比帶寬達到6%。
圖54x4天線陣列結構圖
功分器相關文章:功分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