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通過微波混頻器實現頻率轉換

        通過微波混頻器實現頻率轉換

        作者: 時間:2014-05-05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9476.htm

        1引言

        是毫米波研究的重要器件,可以將毫米波能量饋入波紋波導,在波導內以基模(或者接近基模的混合模式)進行傳輸,從而可以對毫米波饋線和器件進行測試。在毫米波饋線(器件)冷測中,激勵源一般使用標準矩形波導輸出,而對于需要進行大功率傳輸的饋線(器件),一般是較大口徑的波紋波導。如果采用徑向變化的方法研制,設計和加工難度都很大,體積也可能大到不便應用的程度。利用面系統的方法研制,可以方便實現饋入波紋波導的波束分布,加工難度低,易于實現。

        研制的95GHz模式激勵器主要由波紋喇叭加雙面系統構成。信號源輸出的微波信號以標準的BJ84矩形波導輸出,經過矩圓轉換后,接入模式激勵器的波紋喇叭,喇叭輻射場經過面系統對相位和幅度分布進行調整,在輸出波紋波導饋入端口形成所需束腰的高斯分布。

        本文以輸出9.2mm半徑的高斯束腰為設計目標,以標量衍射理論為基礎,按照自適應相位修正算法(KSA)對相位修正反射鏡進行設計。測試結果表明高斯分布的標量含量大于99%,矢量含量大于96%。

        2仿真結果

        雙鏡面準光HE11模式激勵器仿真布局如圖1,波紋喇叭天線輻射場先后照射到兩個變形鏡面上,經過雙變形鏡面的相位修正后,在輸出波紋波導入口的觀測面上得到接近基模高斯束的場分布。其中波紋喇叭的設計輸出為:相當于距離喇叭口面16.5mm的距離上為束腰半徑6mm的基模高斯束。以此作為HE11模式激勵器的設計輸入,準光模式轉換器的目標場分布為TEM00,束腰9.2mm。

        圖1雙鏡面HE11模式激勵器仿真布局

        按照雙變形鏡面的布局,第二鏡面的目標場分布應該為束腰半徑9.2mmTEM00模的束腰處的場分布,第一鏡面的目標場分布應該為束腰半徑21.8mm的場分布。

        圖2~圖5分別為經過數次優化后的觀測面上的場分布和第一、第二鏡面的形狀。

        第二觀測面可以得到的標量和矢量轉換效率分別達到99.87%和99.38%。

        圖2第二觀測面上的場幅度分布

        圖3第二觀測面上的場的場相位分布

        圖4第一相位修正鏡面形狀

        圖5第二相位修正鏡面形狀

        混頻器相關文章:混頻器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白| 丁青县| 桑日县| 泌阳县| 武清区| 阳西县| 南阳市| 岗巴县| 怀来县| 牙克石市| 文成县| 阿合奇县| 新源县| 富蕴县| 高邑县| 台湾省| 清远市| 大庆市| 桦甸市| 彭水| 綦江县| 武夷山市| 张家川| 来宾市| 仪征市| 福海县| 宣武区| 隆回县| 和田县| 珠海市| 丰宁| 璧山县| 鸡泽县| 南漳县| 渝北区| 隆德县| 大安市| 阿荣旗| 常山县| 阿拉善右旗| 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