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波束天線現場應用成功案例詳析
前言:
“4G來了,2G和3G還有用嗎?”這是很多終端用戶常常會提出的問題。事實上,我們可以這樣來看這個問題。首先就是語音服務,很多時候,我們的手機是用來進行語音通話的,而通常使用的還是我們的2G網絡。其次,在移動 通信飛速發展的時期,數據服務呈現井噴現象。從1960年代——2000年代出生的人群,已經越來越多地享受數據服務為他們帶來的便捷和生活品質的改善。 預測表明,到2016年移動終端用戶對視頻的使用將會超過2011年6倍以上,在線手機游戲則會增長近10倍。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越來越小的容量空間面對越來越多的用戶,這是當今世界每個運營商都直面的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通常來說,運營商增加容量不外乎 有兩個手段,一是增加載頻載扇,另一個就是增加基站。可是無線通信發展到現在,隨著用戶越來越多,基站密度越來越大,基站配置越來越高甚至滿載,網絡擁塞 頻頻出現,我們對熱點地區的擴容似乎出現了一個新的瓶頸。
本文,將在無線網絡天饋現場工程實施方面詳細分析怎樣利用康普安德魯德雙波束天線來改善此類現象。
一.運營商的難題
所謂熱點地區,就是通信量聚集的大密度地區。往往這些地區的基站密度最大、基站配置也最高,換句話說,運營商實際上已經在硬件方面下足了功夫,可用 的站點資源及載頻資源面臨枯竭。可是熱點地區往往還不是固定的,或者說熱點地區還有很多新的數據或者話務量的突然爆發點。這些點,更加難以來進行優化。
當前最突出的現象如下:
潮汐現象:此類地區以時間跨度區分,熱點地區出現在大型商業區、學校、高密度住宅區、商務中心等;
大型公共場所:此類地區或持續高密度話務或部分時間為高密度。熱點地區大致為車站、劇場、體育場等;
突發事件:此類為不可控,有時會表現為塞車、集會等。
二.雙波束天線的優勢
在常規手段無法繼續增加容量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嘗試用另一種思路來改善問題,即從天饋鏈路著手來考慮。
康普安德魯針對這一情況,引入了“小區裂變”解決方案,將原先的一個基站三個扇區,裂變為單基站六扇區,甚至更多。這種解決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 頻點劃分、扇區劃分來增加基站的容量,來緩解甚至解決熱點地區容量不夠導致數據外溢的擁塞現象。經研究及大量實際應用表明,在典型應用場景中,裂變后的 ‘6扇區’ 基站能夠增加語音容量及數據吞吐量 30% -100%。而靈活配置的多扇區基站(>3扇區,通過對現有網絡進行扇區分裂)同樣有著更廣泛的應用場景和靈活性,而不需要重新規劃設計現有的網絡。
扇區裂變方案如果簡單地使用傳統窄波束天線來替代,那會需要統籌考量塔身安裝空間、塔身承載能力、風載能力,以及越來越為敏感的站點獲取問題。而康普安德魯雙波束天線,是能夠切實規避這些問題的較佳選擇。
三.雙波束天線的現場工程應用
對于高密度區域,雙波束天線及扇區分裂解決方案有較大的優勢:
雙波束天線的安裝和調試,與傳統相同也不同。這是因為此類特型天線是用于一些特殊地區,屬于量身定做方案類型,對于安裝會有一些與傳統安裝不同的流程,而天線本身的機械安裝與傳統的基站天線并沒有不同之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