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選頻放大器
一、工作原理與雙T電橋的頻率特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9019.htm |
選頻放大器,它從多種頻率的輸入信號中,選取所需的一種頻率信號加以放大下圖所示的方框圖可以構成選頻放大電路,其中方框K是基本放大電路,方框F是選頻負反饋網絡,因此,選頻放大器實質上是一種具有選頻作用的負反饋電路。電路的閉環益為 |
一般用RC選頻網絡實現選期,圖(b)示出反饋系數F隨頻率f的變化曲線(頻率特性),當f=fo時,則F=0。所以,對諧振頻率fo來說,放大電路不存在負反饋,故KF=K,此時放大器的輸出電壓最大。隨著頻率遠離fo,F就急速地增加,相應的KF也很快衰減至零,見上圖C因而,偏離fo點的其它無用頻率的輸出電壓也就很小很小了,至于KF的衰減快慢,主要是取決于反饋網絡的選頻特性,通常用雙T電橋的RC選頻網絡,它在實際使用中,最常用的有兩種: |
等一種是非對稱雙T電橋如上圖所示,假設電源內阻RS=0,負載RL=00,則計算公式如下: |
| |
諧振頻率:ω0= |
品質因數:Q= |
顯然,Q與n有關,當n=1時,則Qmax=0.25,但調節不便,為了調節方便,經常選用n=0.5,相應于三只電阻數值相等;或選用n=2,相應于三只電容數值相等,由于對稱雙T電橋,在選擇元件和調整上都比較方便,故得到廣泛的應用, |
Z3和RL的存在不但使F的幅頻特性畸變,而且也使它的相頻特性產生不對稱,如果在諧振點附近的相移超過π/2,加上某此附加相移的作用,在這次閉環放大電路里,就會引入正反饋而發生自激振蕩。為了消除這種不良現象,在電路圖4(A)的RL兩端并接上電容CL,在CL的作用下可F的幅相特性得到校正見圖4(B),理相校正時,應滿足下式關系: |
|
|
|
二、雙T電橋與放大器的連接方式 |
雙T電橋與放大器的連接方式見下表 |
|
三、實用電路分析與調整方法 |
圖5為固定頻率的晶體管選頻放大電路,諧振頻率是100赫,通頻帶小于6赫,諧振點的增益|KF|=70,它屬于第一類選頻放大電路,BG1、BG2組成共射放大電路,輸入信號Ui與反饋電壓UF分別加于兩管的基極[UF先經射隨器BG4再送到BG2基極],其作用是:一方面增加選頻放大電路的輸入電阻,另一方面可使雙T的負載電阻[即BG4的輸入電阻]增加,以消除輸入信號源內阻RS對雙T的影響,BG3也是射隨器,它使雙T的電源內阻減小,從而提高了電路的選擇性,雙T電橋為非對稱型,它與放大電路交流耦合,故用CL來校正幅頻相頻特性的對稱性。 |
|
2、調整方法 |
為了降低對電阻精度的要求和便于調虎離山節,R2(或R3)分別用一只固定電阻R’2(或R’3)和電位器R’2(或R’3)組成,電位器數值為R2(或R3)的10-20%為宜[若固定電阻,誤差是5%],然后按要求精度來選電容。 |
|
調整步驟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