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PIC32的鐵路隧道監測系統

        基于PIC32的鐵路隧道監測系統

        作者: 時間:2014-04-18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6953.htm

        一、引言

        隧道的開采、施工和使用過程中,隧道圍巖變形是圍巖應力分布、整體力學形態變化和穩定狀態最直接和可靠的反映,圍巖凈空位移的測量是隧道施工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是判斷圍巖穩定性和指導施工的重要依據。對隧道圍巖變形進行及時的監測和分析預報成為隧道施工中保證施工安全、防止事故發生、合理確定隧道支護的十分重要的工作。

        傳統的隧道圍巖位移量測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施工過程中布置測量斷面,間隔一定的時間由人工使用各種機械式或機械-電子式收斂計量測;另一種是借助隧道斷面儀定時定點量測待測斷面。兩者的不足之處在于:

        (1)不能實時監測:即不能隨時監測待測斷面的變形情況,因而不能及時反映施工過程中隧道圍巖的異常變化。

        (2)對施工干擾大:由于變形量測中或者需要拉尺,或者需要架設斷面儀,所以對施工作業,尤其是運輸作業干擾很大。

        (3)量測工作危險:在人員不易接近的地方,為了獲取量測數據,人員不得不頻繁接近危險空間,因而對人員與儀器的安全威脅較大。

        (4)量測費用高:因同一斷面要多次反復量測,加之量測過程繁瑣,用人多,耗時長,導致量測費用較高。

        (5)量測數據不可靠:造成量測數據不可靠的原因主要是量電子和機械儀表的測量精度不夠和處理測量數據時造成的誤差。

        由于以上五個主要缺點局限了傳統的隧道監測技術,本系統采用處理器構建系統,具有集成度高、處理速度快、實時監測等優勢。處理器工作頻率高達80MHZ,具有32位處理寬度、32K RAM、并帶有10位、500ksps A/D等性能,能夠減少產品的外圍器件,增強系統穩定性,降低系統成本。

        二、整體方案設計

        用激光器光束、CCD進行鐵路隧道施工中圍巖位移監測原理示意圖2-1。由四部分組成:半導體激光光源及光束變換傳輸、CCD傳感器、數據采集采集處理傳輸模塊、支架(固定CCD)光傳感器與激光光源相對位置,包括微調節架等)。圖2-2為在施工工地上架設的圖片,圖2-3為在實驗室搭建的模擬平臺。

        圖2-1 原理示意圖

        圖2-2 施工工地上架設監測平臺

        圖2-3 實驗模擬平臺

        整個系統設計框圖如下所示,采用MX460F512L為核心處理器,整個系統分為數據采集、數據顯示、數據存儲、數據通信。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顺县| 贵州省| 苏州市| 孟州市| 海盐县| 吴堡县| 新田县| 贵定县| 屏东市| 康保县| 余江县| 吴堡县| 呼图壁县| 库尔勒市| 连山| 德令哈市| 苗栗市| 雅安市| 仙居县| 靖宇县| 兴隆县| 青神县| 舟山市| 芷江| 云阳县| 清流县| 迁西县| 荥经县| 逊克县| 九寨沟县| 仁化县| 屯留县| 镇平县| 玉门市| 白城市| 依兰县| 望江县| 建阳市| 漠河县| 常熟市| 磐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