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光電何時才能“斷奶”?
近日TCL陷入補貼丑聞的事件持續發酵,成為熱門話題。政府補貼是為了企業發展拉動國家經濟的增長,但一些企業切妄圖依賴政府補貼來維持自身的發展,這種不注重自身企業發展,單純依賴補貼的行為無疑是飲鴆止渴。回頭看看我們LED行業,很多企業拿政府補貼拿到手軟,而補貼老大當屬三安光電。歷年中,地方政府補貼三安光電的名目繁多,一度達24個。近2年,政府對LED芯片生產設備的補貼正在減少,對LED芯片大戶來說,能否順利從“政策引擎”切換到“市場引擎”,成為最大考驗。三安光電LED行業補貼老大在各地政府產業升級的口號中,“初衷良好”的大量財政補貼投向了所謂的新能源和新技術產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6518.htm公開報道顯示,OFweek半導體照明網LED產業的三安光電在2011年的凈利潤增長率超過了100%,其中,政府補貼對于三安光電凈利潤的貢獻率達到90%,而三安光電2011年獲得的財政補貼涉及總額高達18億元。在數百家上市公司中,三安光電是連續幾年登上補貼排行榜的民營企業。據了解,三安光電在2013年之前的三年中,拿到了近30億元的政府補貼。該公司老板為“廈門首富”林秀成,擁有11億美元資產。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三安光電累計收到政府補貼達7億多元,被行業稱其“獨領同行風騷”;2011年,三安光電拿到的政府補貼較上年翻了一番,達到18.29億元;在2012年,三安光電又拿到了不少于3億元的補貼。
三安光電的網站顯示,該公司的主要產品為LED外延片及芯片等,屬于LED產業鏈的上游。2008年借殼上市后,公司產能擴張的步伐依次延伸到天津、蕪湖、淮南、泉州等多個地區。統計發現,三安光電幾乎每到一地,都能以低廉的價格獲得土地,購買核心生產設備MOCVD(生產LED外延芯片的關鍵設備)也能獲得每臺800萬到1000萬的補貼,地方政府拿出數億元,采購三安光電的產品--LED路燈。如此大幅度的補貼優惠,與政府對LED產業的扶持有關。2009年,國家發改委出臺《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同時,節能環保產業被定為“十二五”規劃的七大新興產業之一。在政策號召下,地方政府對LED行業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同年,江蘇省揚州市政府推出了MOCVD補貼政策,企業每引進一臺MOCVD機,給予財政補貼1000萬元。隨后,其他地方政府紛紛效仿。據媒體報道,三安光電曾與安徽省蕪湖市政府達成協議,給予紅黃光MOCVD每臺800萬元補貼,藍綠光MOCVD每臺1000萬元補貼。2010年,蕪湖市宣布采購三安光電設計并生產的大功率LED路燈,總額為6億元。這些政府補貼,成為三安光電盈利的重要保障。
三安光電計入2010年凈利潤的政府補貼金額是2.5億元,占到其當年4.19億凈利潤的約六成;2011年也有8.05億的政府補貼計入年報,而該公司當年的凈利潤也僅有9.36億元。補貼是把雙刃劍幾年前,政府補貼催熱了國內LED芯片投資熱,造成嚴重的產能過剩。如今,面對LED芯片價格和LED芯片企業業績的下滑,政府今年對LED芯片生產設備的補貼正在減少。對三安光電等國內LED芯片大戶來說,能否順利從“政策引擎”切換到“市場引擎”,成為最大考驗。
根據審計署2013年6月21日公布的“5044個能源節約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審計結果”,中央財政2011年和2012年共安排本級和轉移支付給18個省在能源節約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環保類三個款級科目上的資金818.83億元。其中,高效照明產品推廣獲得18.76億元。
三安光電去年收入將近翻倍,但凈利潤卻減少一成。據其去年年報,三安光電2012年營業收入33.6億元,同比增長92.48%;凈利潤8.1億元,同比下降13.4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5.49億元,同比增長18.94%。
該公司近年來受到政府密切關照,去年也不意外。三安光電去年獲得政府補助OFweek半導體照明網3.28億元,2011年獲得8.05億元,2010年獲得2.53億元。歷年中,地方政府補貼三安光電的名目繁多,一度達24個。其中,最大的兩個名目為:MOCVD設備采購補貼項目政府補助9.11億元、日芯光伏科持有限公司設備采購補貼款4.8億元。此外,還有重點新產品、LED芯片產業化等各種補貼名目。
如果把三安光電的政府補貼拿掉,這家LED芯片上市公司2011年、2012年基本上會出現虧損。政府補貼使中國大陸的LED產業加快崛起。根據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的LED企業本來難以與臺灣等地企業抗衡,有了補貼,規模壯大、技術發展起來后,中國大陸LED企業就有了競爭實力。去年,三安光電還收購了臺灣的璨元光電。
但是,政府補貼也造成了國內LED芯片嚴重的產能過剩,2009、2010、2011年這三年國內平均每年都新增20多個LED芯片項目,最多時國內芯片企業超過80多個,現在只剩下50多個,2012年就退出了20多個。許多項目前期投資都“打水漂”,白白浪費了。產能過剩還造成LED芯片價格直線下滑,2012年和2013年第一季度許多LED上市公司延續了“增收不增利”的勢頭。
三安光電“斷奶”可期?
數據顯示,2011年公司獲得的政府補貼為8.43億元,其中,科技三項資金財政補貼為7.79億元,MOCVD(注:LED外延片生產必須的設備)設備政府補助為3829.17萬元。2011年公司其他非流動負債情況顯示,當年公司MOCVD設備采購補貼項目政府補助年末余額為10.03億元,年初余額為5.24億元。2012年公司獲得財政補貼為4.83億元,同比大幅減少42.82%。
2013年6月19日,三安光電發布公告稱,子公司廈門市三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將出資不超過2.8億元新增國際先進的20臺單腔機或者5臺四腔連體機氮化鎵MOCVD設備及擴充部分LED芯片產線。受益于此,三安光電擴產將獲得1億元的政府補貼。
具體來看,廈門市政府及廈門市思明區政府為鼓勵、支持光電產業發展,將參照廈門市火炬園對下轄企業進口MOCVD設備實行補貼的扶持政策,對三安光電科技購置的20臺MOCVD設備進行補貼:單腔54片機型(折算成2寸)按每臺不超過500萬元給予補貼;或216片(折算成2寸)四腔連體機型按每臺2000萬元給予補貼。
“MOCVD是生產LED外延片的核心設備。由于MOCVD具備至少1年的擴產周期,因此LED產業近2年的調整期中企業并無新增產能,各家企業經營主要著重點在提高產能利用率。”一元器件行業研究人士提醒,但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此輪回升中眾多國內、國外的LED企業紛紛開始擴張產能。目前LED需求仍在波動,且產品價格有持續下跌的風險。
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來,三安光電獲得各項補貼額度超30億元。2010年,公司收到政府補貼超7億元;2011年,公司拿到的政府補貼同比翻番,超過18億元;2012年行業補貼大幅減少,但財務數據顯示,三安光電去年營業外收入5.06億元,其中政府補助4.83億元。
似乎也許一切都顯示沒有補貼,企業盈利能力就基本喪失的情況,就在2014年7月份的最后一天,大陸外延芯片大佬三安光電對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給出了詳細的公告。2014年上半年三安光電實現銷售收入21.77億元,同比增長30.0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6億元,同比增長43.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0OFweek半導體照明網3億元,同比增長44.06%。這次公布出的業績從而讓補貼粉飾業績的猜想不攻自破。
本次公告顯示,在主營業務分地區情況介紹中,三安光電的海外地區營收為2.91億元,同比增長344.03%,主要市場包括歐美、臺灣、韓國等。很明顯,三安光電正在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今年4月10日晚間,三安光電公告與首爾半導體、首爾Viosys公司成立合資公司,標志著三安光電正式進軍國際市場,后續將會進一步提升國際市場份額。
而且,未來這個趨勢極有可能發生,因為在規模幾乎等同于競爭力的行業背景下,國際大廠外包LED芯片制造業并不是沒有可能,三安光電海外代工的模式極有可能。特別是隨著專利布局日趨完善,三安的芯片海外銷售障礙正逐漸消除。此外,公司與國內知名上市公司聚飛光電、國星光電、鴻利光電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穩定并提升了國內市場份額。
當下三安光電擁有MOCVD主要設備170臺套,從10000級到100級的現代化潔凈廠房,數千臺(套)國際最先進的芯片制造設備,總產能位居全國第一。規模采購優勢促進了市場議價能力強,能夠通過批量生產降低產品成本。加上不斷開發新的量產技術和工藝和擁有的廣泛客戶基礎,在產量、產能利用率、產品單位成本上擁有明顯的優勢。
總結:LED企業應該清楚認識到財政補貼不可能是長遠發展的制勝法寶,因為整個LED行業歷來的發展都不是受政府的意志所影響。不可否認國家政策對企業的發展起到的作用還是很大的,但關鍵是應當是輔助為主,而不是讓企業變成溫室里的花朵。
對行業而言,對任何一個企業本身,只有積極的讓企業自己去尋常生存的支持才是好的政策,而非讓企業對政策養成依賴,離開補助就讓部分企業無法活下去。企業成功的真正因素是領先的技術水平、性價比高的產品、精細的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企業文化。離開了企業的真實的能力建設,盲目地追求政府補貼是舍本求末。政府對LED領域的財政補貼只是特定時間內國家推廣LED產業的一項法規。企業要發展強大,就不應該依賴于政府財政補貼,而是靠企業自身在行業內的作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