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一種基于耦合線圈的射頻識別裝置設計

        一種基于耦合線圈的射頻識別裝置設計

        作者: 時間:2014-08-05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6484.htm

         

          采用CD4066模擬開關,用PT2262編碼后的信號控制模擬開關開啟。當模擬開關開通時,其等效阻值較小,相當于次級線圈的反射阻抗較小,次級線圈的反射阻抗并聯到讀寫器線圈上,與其共同組成丙類功放的輸出阻抗,從而使諧振頻率偏移,丙類功放輸出失諧,且輸出電壓減小;而模擬開關關閉時模擬開關相當于開路,次級線圈的反射阻抗過大,反射阻抗發生變化,使讀寫器線圈電壓升高。在讀寫器端可通過檢波方式檢測輸出電壓變化,從而得到的解調信號。電路設計如圖10所示。

          

         

          3 系統測試

          對于功率的測試可直接采用萬用表測量各測試點的電壓和回路電流,再由P=U×I計算出功率,算得最大消耗功率為365 mW。將兩從近及遠的移動,觀察閱讀部分識別指示燈的亮滅,查看最遠可識別的距離,然后用直尺測量此間距,得出最大識別距離為12 cm。利用雙蹤示波器,分別檢查編碼發射部分的發射信號和閱讀器部分的解碼信號,可明顯看出發送數據與接收數據及數據延時的效果。通過測試指示燈的亮滅情況,記錄10 cm內識別正確率為95%,響應時間<1 s。

          4 結束語

          本裝置采用負載調制方式、電路簡單、工作可靠,且有效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時采用編、解碼芯片,使系統的功耗大幅降低,其芯片本身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使系統可靠性顯著提高。閱讀器采用丙類功率放大電路,效率較高,在系統總功率的限制下仍可提供充足的功率給,使閱讀器與之間的通信距離得以保證。總體上,本裝置的識別距離可達10 cm,準確率達到95%,且識別響應時間<1 s。

        pa相關文章:pa是什么


        lc振蕩電路相關文章:lc振蕩電路原理
        晶振相關文章:晶振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唐海县| 巍山| 兴隆县| 霍邱县| 隆林| 洛隆县| 红桥区| 溆浦县| 邛崃市| 刚察县| 合阳县| 南昌市| 靖边县| 越西县| 思茅市| 耿马| 定边县| 泸西县| 新田县| 烟台市| 乌拉特中旗| 兴安盟| 丰台区| 荣昌县| 淮南市| 东城区| 阳东县| 高淳县| 黎平县| 潜山县| 大竹县| 涡阳县| 垫江县| 堆龙德庆县| 庄浪县| 长岭县| 松溪县| 咸阳市| 子长县| 彰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