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萬用表檢測常見電子元器件經驗技巧

        萬用表檢測常見電子元器件經驗技巧

        作者: 時間:2013-01-16 來源:網絡 收藏

          電子設備中使用著大量各種類型的,設備發生故障大多是由于失效或損壞引起的。因此怎么就顯得尤其重要,這也是電子維修人員必須掌握的技能。下面是部分常見電子元器件檢測經驗和技巧,供大家參考.

          1.測整流電橋各腳的極性

          萬用表置R×1k擋,黑表筆接橋堆的任意引腳,紅表筆先后測其余三只腳,如果讀數均為無窮大,則黑表筆所接為橋堆的輸出正極,如果讀數為4~10kΩ,則黑表筆所接引腳為橋堆的輸出負極,其余的兩引腳為橋堆的交流輸入端。

          2.判斷晶振的好壞

          先用萬用表(R×10k擋)測晶振兩端的電阻值,若為無窮大,說明晶振無短路或漏電;再將試電筆插入市電插孔內,用手指捏住晶振的任一引腳,將另一引腳碰觸試電筆頂端的金屬部分,若試電筆氖泡發紅,說明晶振是好的;若氖泡不亮,則說明晶振損壞。

          3.單向晶閘管檢測

          可用萬用表的R×1k或R×100擋測量任意兩極之問的正、反向電阻,如果找到一對極的電阻為低阻值(100Ω~lkΩ),則此時黑表筆所接的為控制極,紅表筆所接為陰極,另一個極為陽極。晶閘管共有3個PN結,我們可以通過測量PN結正、反向電阻的大小來判別它的好壞。測量控制極(G)與陰極[C)之間的電阻時,如果正、反向電阻均為零或無窮大,表明控制極短路或斷路;測量控制極(G)與陽極(A)之間的電阻時,正、反向電阻讀數均應很大;

          測量陽極(A)與陰極(C)之間的電阻時,正、反向電阻都應很大。

          4.雙向晶閘管的極性識別

          雙向晶閘管有主電極1、主電極2和控制極,如果用萬用表R×1k擋測量兩個主電極之間的電阻,讀數應近似無窮大,而控制極與任一個主電極之間的正、反向電阻讀數只有幾十歐。根據這一特性,我們很容易通過測量電極之間電阻大小,識別出雙向晶閘管的控制極。而當黑表筆接主電極1。紅表筆接控制極時所測得的正向電阻總是要比反向電阻小一些,據此我們也很容易通過測量電阻大小來識別主電極1和主電極2。

          5.檢查發光數碼管的好壞

          先將萬用表置R×10k或R×l00k擋,然后將紅表筆與數碼管(以共陰數碼管為例)的“地”引出端相連,黑表筆依次接數碼管其他引出端,七段均應分別發光,否則說明數碼管損壞。

          6.判別結型場效應管的電極

          將萬用表置于R×1k擋,用黑表筆接觸假定為柵極G的管腳,然后用紅表筆分別接觸另外兩個管腳,若阻值均比較小(5~10 Ω),再將紅、黑表筆交換測量一次。如阻值均大(∞),說明都是反向電阻(PN結反向),屬N溝道管,且黑表筆接觸的管腳為柵極G,并說明原先假定是正確的。若再次測量的阻值均很小,說明是正向電阻,屬于P溝道場效應管,黑表筆所接的也是柵極G。若不出現上述情況,可以調換紅、黑表筆,按上述方法進行測試,直至判斷出柵極為止。一般結型場效應管的源極與漏極在制造時是對稱的,所以,當柵極G確定以后,對于源極S、漏極D不一定要判別,因為這兩個極可以互換使用。源極與漏極之間的電阻為幾千歐。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汇区| 阳曲县| 清水县| 枞阳县| 陆丰市| 房产| 华亭县| 中宁县| 鲁山县| 祁阳县| 通州区| 通化县| 铅山县| 南靖县| 龙口市| 富锦市| 林甸县| 青田县| 杭锦旗| 股票| 巴林左旗| 延边| 五家渠市| 阿图什市| 四川省| 营口市| 南涧| 通许县| 奇台县| 蒙山县| 新竹市| 昌乐县| 宾阳县| 容城县| 大丰市| 武城县| 邵东县| 海晏县| 岫岩| 吉隆县| 镇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