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變徑整流器在流量測量中的應用案例

        變徑整流器在流量測量中的應用案例

        作者: 時間:2013-03-07 來源:網絡 收藏
        一、概述

        傳統的流體整流器經長期的研究與實踐已趨于成熟,它一般采用阻隔體分隔流道來調整管道內的速度分布,以達到整流的目的;這一類整流器主要用于實驗室和流量標定系統。但這種方法易引起污物堵塞和增加阻力損失,所以在工業管道上很少采用。

        渦街流量計由于其獨特的性能,一直受到人們重視,并己到了廣泛的應用,但仍有兩個方面的問題困擾著人們,一是由于儀表上游管道阻流件的干擾,流場發生畸變,影響旋渦正常撥離。為了克服流場擾動,儀表前需要配裝較長直管道(一般為15~40倍的工藝管內徑的長度),而在實際現場是很難滿足的。二是,渦街流量計主要特點之一是量程寬,一般在10:1左右,應該說這樣寬的測量范圍應屬比較優良的性能,但在實際工業應用中,最大流量遠低于儀表的上限值,最小流量又往往會低于儀表的下限值,一些儀表經常工作在下限流量附近,造成儀表的計量準確度下降,這時信號較弱,儀表的抗干擾能力也下降。為了測量小流量,人們往往采用內腔形狀為園臺的傳統變徑管,經過縮徑提高測量處的流速。使渦街流量計工作在正常流速范圍內,但這種變徑方式,結構尺寸大(一般長度為工藝管內徑的3~5倍),同時,由于流體流經變徑管,在變徑處產生大量旋轉流團,增大局部阻力損失,也使流場發生畸變。所以必須在變徑管與儀表之間加裝大于15倍工藝管內徑長度的直管道進行整流,且增加了沿程阻力損失(如圖1所示),這種方法增加施工成本,也給加工、安裝帶來不便。

        newmaker.com

        縱端面采用特殊形線的(己申報國家專利),具有整流,提高流速及改變流速分布的多重作用,其結構尺寸小,長度僅為工藝管內徑的1/3,可以直接卡裝在儀表的兩端,不僅不需要另外附加直管道,而且可以降低儀表對上游直管道的要求。實驗表明:儀表上游阻力件為一個平面內的兩個90°彎頭 在一般情況下,渦街流量計上游側應加裝大于20倍管道內徑長度的直管道,而渦街流量計加裝了大大降低了對上游測直管道長度的要求,其阻力遠遠小于傳統的變徑管。更主要的是,可使下限流速降為原來的1/3,量程比提高到15:1以上。

        二、原理及分析

        首先應該指出,傳統的變徑管可以經過縮徑,并配以較小口徑的流量計來達到測量小流量的目的,但是這種方法不可能擴大儀表的量程比,因為它并末改變管道的流速分布狀態。我們知道,渦街流量計的理論及推導是基于在無窮大的均勻流場中得到的,而在實際封閉圓管中,卻是非均勻流場,橫斷面的流速分布是一回轉拋物面,雖然選擇合理的柱型,使柱體兩側弓形面的流速分布均勻,但實際上,工藝管道上回轉拋物面的流速分布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實驗表明在比較大的流量時,這個影響較小,或說這個影響在允許的范圍內;但隨著流量的下降,這個影響越來越大,從大量標定數據看,儀表常數總是隨著流量的減小而增大。這說明取樣點的流速與平均流速差異越來越大。

        采用了后(見圖2),由于縮經斷面的流速在逐漸增大,在斷面上各點流速的增加是不一樣的,靠近中心流速增加小,而靠近喉徑邊沿處流速增加大。

        newmaker.com

        設整流器進口處壓力為P1,平均流速為V1,某點上的速度不均勻度為U1,出口處壓力為P2,平均流速為V2,通過進口處某點同一流線,在出口處的速度不均勻度為U2,沿該流線,由伯努利方程得: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指山市| 赣州市| 清原| 忻州市| 银川市| 阳原县| 确山县| 比如县| 辽宁省| 建阳市| 宁都县| 云霄县| 确山县| 沁阳市| 鄄城县| 济南市| 青浦区| 栾城县| 新巴尔虎右旗| 温宿县| 阜城县| 甘南县| 武山县| 阿坝县| 尉氏县| 镶黄旗| 定边县| 江山市| 温泉县| 湖口县| 苍南县| 刚察县| 青冈县| 云林县| 兴宁市| 福贡县| 长子县| 海安县| 海盐县| 肥西县| 淄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