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紅外成像探測SF6氣體原理和設計

        紅外成像探測SF6氣體原理和設計

        作者: 時間:2013-03-15 來源:網絡 收藏

        1.介紹

        由于Sulfur Hexafluoride()氣體優良的絕緣性能和滅弧性能,相應的應用產品的可靠性高,檢修工作量少,周期長等與傳統手段相比具有不可比擬的優點,使得應用日益廣泛。伴隨著SF6大量的使用,SF6泄漏問題也開始顯露。傳統的檢測方法因為不能在線檢測、不能快速查找泄漏源等缺點,已不滿足應用要求。

        激光技術起源于軍用化學氣體研究,這種被證實可用的方法的出現得益于紅外傅立葉變換 (FTIR)技術近40多年來的發展,后來由美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首先應用于變電站作SF6氣體泄漏探測[1]。目前在國外已經有產品并有相當規模的應用,國內在十幾年前開始引進使用和研究,目前上海交大、山東大學、中科院等機構已經開發出產品,并進入到測試階段。

        2.原理分析

        該系統主要由CO2激光器、紅外探測器、數據處理系統和顯示設備組成。

        newmaker.com
        圖1:激光紅外探測原理示意圖片

        工作原理是CO2激光入射到被檢測區域的物體上,并在物體表面上反射,反射光是沿著原來的光路,重新返回到檢測設備處。由于被測氣體與背景有不同的吸收率(反射率),被反射回探測器的光子數量不同,返回的數據被處理后,通過顯示設備成像。當不存在SF6氣體泄漏時,返回的紅外能量是背景反射的能量,顯示設備上能看到目標區域紅外成像圖,當檢測區域存在SF6 氣體泄漏時,由于SF6 氣體對紅外光線具有強烈吸收作用,所以此時反射到檢測設備的紅外光線能量會急劇地減弱,SF6氣體在顯示設備上顯示為黑色煙,并且隨著氣體濃度變化,黑度也不同。

        選擇CO2激光器作為光源是因為CO2輸出譜線能被SF6有效吸收,CO2分子的激光能級圖如圖2所示,CO2分子可能產生的躍遷很多,但其中最強的有兩條,一條波長在10.6μm,另一條波長約為9.6μm。

        newmaker.com
        圖2. CO2激光分子能級圖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奉化市| 拉孜县| 铜梁县| 广宗县| 松潘县| 五河县| 新乡县| 宜良县| 瑞丽市| 建水县| 云阳县| 临猗县| 尖扎县| 察隅县| 隆子县| 东乡县| 尚志市| 武宣县| 长汀县| 高淳县| 略阳县| 定南县| 沙田区| 桦川县| 攀枝花市| 南陵县| 九龙坡区| 剑河县| 高雄市| 和静县| 盐山县| 观塘区| 祁连县| 通江县| 谷城县| 沽源县| 安塞县| 大田县| 昔阳县| 鲁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