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齒輪測量技術新進展

        齒輪測量技術新進展

        作者: 時間:2013-08-05 來源:網絡 收藏


        準雙曲面齒輪齒面的測量

        準雙曲面齒輪的齒面形狀是復雜的三元形狀,它由準雙曲面齒輪制造商提供的參數而確定、用計算機計算得到。通常情況下,用計算得到的切齒機的調整參數作為切齒齒面三維坐標的測量基準,在三維坐標機上按圖4左所示的格子點的位置上進行測量。

        在大阪精機生產的準雙曲面齒輪測量儀(HYB-35)上測量大齒輪時,和其它測量儀器一樣,將依據機床的安裝調整參數而建立的幾何齒面作為基準值;而對與大齒輪相嚙合的小齒輪,則以和大齒輪齒面共軛的齒面作為基準。這樣就可能通過測量來證實齒輪副是否處于理想嚙合狀態。在同一臺儀器上,用三維測量儀測量不同的離散點(測量點),就能如測量一樣,從齒輪的一個端面到另一個端面,沿不同的測量軌跡測量不同的齒形和齒向(圖4右)。這樣就可測量到齒面上的凹凸、研磨留下的臺階突跳及齒輪端部的飛邊毛刺等。如圖5所示,對齒形和齒向進行測量,就可以采用與相同的方法來對準雙曲面齒輪的質量實施管理。


        圖4 準雙曲面齒輪測量方法的比較


        圖5 HyB-35齒面測量圖案

        齒輪的性能分析

        作為齒輪性能分析的實例,基于上述采用準雙曲面齒輪測量儀的齒面測量結果進行嚙合模擬仿真的相關技術介紹如下。

        在該仿真中,基于準雙曲面齒輪副的齒面測量數據,是相對于大齒輪理論齒面的誤差和相對于小齒輪齒面的共軛齒面的誤差二者合成的結果,是求出的齒輪副總的齒面誤差——稱其為相對齒面誤差。然后再求出嚙合瞬間接觸點的軌跡。在嚙合區的一個齒距內,按照各個接觸點周圍5μm嚙合間隙范圍來預測齒面的接觸形狀。進而求出基于相對誤差的回轉傳動誤差(運動誤差)。利用富里哀變換,可求得傳動誤差的1~6次嚙合諧波分量。

        圖6為仿真結果。利用該技術就有可能用實測值來進行仿真,而以往僅依據理論齒面數據是無法做到的。


        圖6 準雙曲面齒輪的性能預測

        近年來發表的成果

        單面嚙合齒形測量法

        德國FRENCO公司的齒輪嚙合掃描測量法,如圖7所示。通常,中間為被測齒輪,兩側配置測量齒輪(齒形測量齒輪和齒向測量齒輪)進行單面嚙合測量。測量齒輪的齒面經特殊處理,使它在限定范圍內進行嚙合,從其嚙合誤差數據中得到圖8所示的齒面誤差拓樸圖。其測量齒輪的制作需要極高的制造技術。


        圖7 齒輪嚙合掃描測量


        圖8 齒輪嚙合掃描測量得到的齒面誤差拓樸圖

        激光全息齒輪測量法

        AMTEC公司發表了采用激光全息技術進行齒輪非接觸測量的方法。在該裝置上采用了圖9所示的CONO光學傳感器測頭。齒輪回轉時,根據測頭位置的變化,可以測出齒輪的截面形狀。圖10表示采用該方法和現有的觸針式測量方法,它們的測量結果是相一致的。非接觸測量既不會劃傷齒面,又不會因測力而使齒面產生彎曲變形。


        圖9 CONO干涉測頭


        圖10 齒輪測量比較

        光干涉齒面形狀測量法

        圖11是大阪精機公司開發的、利用激光全息法對齒輪全齒面進行測量的裝置構成圖。圖12為齒面形狀測量結果。該方法能夠一次測出全齒面的形狀誤差,但是全齒面的反射光會受到其它齒的干涉,而感光元件必須要能感受到反射光才行。因而它不能測量大螺角齒輪。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关岭| 安丘市| 怀远县| 盐亭县| 宿迁市| 扬州市| 专栏| 临颍县| 屏东市| 海安县| 苍梧县| 拉萨市| 呼图壁县| 诸暨市| 建宁县| 德清县| 盱眙县| 阜阳市| 岳阳市| 上饶县| 朝阳县| 巴彦淖尔市| 龙南县| 沂源县| 太原市| 宁河县| 普兰县| 罗田县| 常州市| 隆林| 云浮市| 北宁市| 万源市| 苏尼特右旗| 永善县| 岑溪市| 镇原县| 江源县| 宁都县| 沾化县|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