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DSP芯片在超聲波鉆井液測漏儀中的應用

        DSP芯片在超聲波鉆井液測漏儀中的應用

        作者: 時間:2013-08-06 來源:網絡 收藏
        鉆井是石油及天然氣開采的重要環節,為了保證高效、安全地鉆井,防止井漏和井噴,需要在鉆井過程中采用具有一定粘結性能的泥漿作為鉆井液。它是由多種原料根據井下的地質情況按適當的比例配制成的,其費用約占整個鉆井成本的三分之一。由于井下地層結構的復雜性,常常遇到裂縫和有孔隙的地層,造成泥漿漏失,這不僅嚴重影響鉆井作業的進行,造成經濟上不必要的損失,而且泥漿是一種有害物質,漏失后會對地下水資源和地層造成污染,危及子孫后代的生存環境。發生泥漿漏失現象后,最為重要的是盡可能準確地找出漏失位置,以便調整泥漿成份和顆粒度,堵塞地層裂縫和其它漏源。歷史上采用過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溫度傳感器監測井下不同深度處的溫度變化情況[1]。由于受溫度傳播的不實時性和漏失量較小時溫度變化不明顯等因素的影響,這種方法不能準確地測定泥漿漏失位置。另一種是采用流量計直接測量流速的變化,以此確定泥漿的漏失位置[2]。但由于受測量環境本身的制約,所使用的流量計中含有轉子等可動部件,而可動部件極易受到鉆井中沙粒的影響而造成測量的不可靠或失敗。

        本論文所述的的主要特點是:(1)采用了超聲波傳感器,不存在機械可動部件;(2)具有很好的實時性;(3)采用兩只性能相同的超聲波傳感器對發、對收,不象壓力傳感器那樣存在直接測量的敏感面;(4)采用了TMS320VC33浮點數字信號處理器,提高了測量精度。

        1 測量原理

        1.1 測漏儀的結構與安裝方式

        的結構和安裝方式如圖1所示。測量電路安裝在上、下套筒組成的空腔內,兩只超聲波傳感器分別安裝在上、下套筒的端面上,泥漿經鉆桿中心孔進入井下后再經鉆桿外壁與井壁構成的環形空間返回到地面。


        圖1 測漏儀結構示意圖

        1.2 超聲波傳感器的研制

        由圖1可見,傳感器軸線與鉆桿外壁之間的距離是十分有限的,為了保證超聲波傳感器發出的信號能夠通過泥漿直接進入接收傳感器,需要控制超聲波傳感器的中心角。設兩只傳感器的距離為L,傳感器軸線距井軸的距離為D,鉆桿直徑為d,則應使中心角θ滿足:

        實際結構允許的θ為2.95°,這對一般的超聲波傳感器來說是一個比較嚴格的指標。另外,由于井下的溫度可高達150°C,壓力為100Mpa,因此研制了專門的超聲波傳感器,其工作頻率為600kHz。

        1.3 測量原理

        兩只傳感器交替地發送和接收超聲波信號,把靠近地面的一只記作B,靠近井下的一只記作A,則A發送、B接收所用的時間為:

        同理,B發送、A接收所用的時間為:

        由以上兩式可得:

        其中,C為超聲波在泥漿中的傳播速度,V為泥漿流速。

        由于C>>V,所以C2-V2≈C2,因此有:

        可見,只要測出時間差△t,就可以求出泥漿流速,從而推斷井下漏失情況。漏層位置是通過時間與深度的換算關系確定的,地面計算機與井下測量電路在同一時刻開始計時,由于地面可以方便地實時掌握儀器的下井深度,而井下儀器又可記錄任意時間點的泥漿流速,當儀器提升到地面后,將記錄的數據回放到計算機,就可知道任意深度處的流速。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得荣县| 鹿泉市| 尚义县| 辽源市| 砀山县| 连山| 蒙山县| 杨浦区| 封丘县| 礼泉县| 银川市| 河东区| 唐山市| 阿鲁科尔沁旗| 博湖县| 亚东县| 革吉县| 泸溪县| 祁门县| 武邑县| 崇信县| 理塘县| 鲁山县| 丰镇市| 大理市| 开封市| 门头沟区| 贞丰县| 浙江省| 锡林郭勒盟| 哈巴河县| 洪江市| 伽师县| 农安县| 新田县| 武宣县| 尖扎县| 西藏| 海门市| 福州市| 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