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HIL測試技術在電控單元開發流程中的應用

        HIL測試技術在電控單元開發流程中的應用

        作者: 時間:2013-12-05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分析了使用對ECU進行功能性測試的必要性與優勢。通過應用實例著重介紹了兩種基于的ECU測試類型,即單個ECU功能測試和ECU網絡測試,并討論了在國內的應用與發展。

        V模式開發流程

        V模式開發流程是現代最重要的開發方法之一,在這套開發流程中大量使用了計算機輔助控制系統設計(CACSD:Computer-Aided Control System Design)。計算機輔助控制系統設計不僅僅是進行控制方案的設計和離線仿真,還包括實時快速控制原型、產品代碼生成和硬件在回路的測試(如圖1所示)。這是一個完整的流線型的控制系統開發步驟。

        newmaker.com
        圖1 V模式的開發流程

        硬件在回路測試

        在上述環節中硬件在回路(HIL)測試中承擔了重要的任務,其實質是一套與電子控制器真實連接的測試系統,用于檢測汽車電子控制器大部分功能性故障。

        由于總線技術的發展與成熟,現在汽車已經通過網絡實現分布式控制功能。而各個ECU之間的交互作用增加,例如共享傳感器、計算信息和執行器等。同時,網絡支持多種總線系統(CAN、LIN、MOST、FlexRay),并且對于大多數的整車廠或系統供應商而言,網絡中的ECU大部分由不同的廠商提供,這些又都可能成為潛在錯誤來源(存在產品召回的風險)。

        綜上所述,由于汽車技術的迅速發展,(ECU)的復雜程度快速增加,控制算法與功能不斷增強,對整車而言還集成了各種總線通信功能、在線故障診斷(OBD)等功能。傳統的檢測方法面對復雜的測試需求開始顯得力不從心,而在國外各大汽車廠商流行的HIL測試環節中,HIL設備正逐步滿足更復雜的測試需求。

        一、兩種主要的基于HIL的ECU測試類型

        1、單個ECU功能測試

        一個ECU開發完成后,必須對其功能進行全面的測試。現在由于控制系統所完成功能的日漸復雜性,對其進行全面綜合的測試,特別是故障情況和極限條件下的測試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用實際的控制對象進行測試,很多情況是無法實現的,或要付出高昂的代價;但如果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工具對被控對象進行實時仿真,就可以進行各種條件下的測試,特別是故障和極限條件下的測試。

        對單個ECU的功能測試包括軟件功能集成測試和驗收與發布測試。圖2顯示了利用HIL環境對變速箱ECU(TCU)進行的功能測試。在HIL測試環境的搭建中,我們使用dSPACE的實時控制仿真平臺作為實時環境的硬件載體,在MATLAB/SIMULINK中來建立變速箱模型、液力變矩器模型、發動機模型、整車底盤模型以及路面模型等被控對象模型。在通過MATLAB產品家族中的自動代碼生成工具(RTW)將上述模型轉化為實時代碼下載至模擬器設備中的處理器板卡后,即可完成HIL測試環境的搭建。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德市| 玉林市| 十堰市| 蒙城县| 安达市| 永川市| 萨迦县| 黑河市| 池州市| 抚远县| 砀山县| 汝州市| 秭归县| 罗江县| 大邑县| 廊坊市| 天水市| 新巴尔虎右旗| 偏关县| 临朐县| 呼伦贝尔市| 北宁市| 枞阳县| 耒阳市| 霞浦县| 永清县| 汨罗市| 涿州市| 灌云县| 青海省| 林口县| 孝义市| 皋兰县| 翁牛特旗| 深州市| 泸定县| 石家庄市| 商河县| 罗江县| 洛隆县| 河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