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GPS技術在公路測量中的應用及前景

        GPS技術在公路測量中的應用及前景

        作者: 時間:2014-03-17 來源:網絡 收藏

          3.2.1 快速靜態

          要求GPS接收機在每一流動站上,靜止的進行觀測。在觀測過程中,同時接收基準站和衛星的同步觀測數據,實時解算整周未知數和用戶站的三維坐標,如果解算結果的變化趨于穩定,且其精度已滿足設計要求,便可以結束實時觀測。一般應用在控制測量中,如控制網加密;若采用常規測量方法(如全站儀測量),受客觀因素影響較大,在自然條件比較惡劣的地區實施比較困難,而采用RTK快速靜態測量,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單點定位只需要5-10min(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定位時間還會縮短),不及靜態測量所需時間的五分之一,在中可以代替全站儀完成導線測量等控制點加密工作。

          3.2.2 動態定位

          測量前需要在一控制點上靜止觀測數分鐘(有的儀器只需2~10s)進行初始化工作,之后流動站就可以按預定的采樣間隔自動進行觀測,并連同基準站的同步觀測數據,實時確定采樣點的空間位置。目前,其定位精度可以達到厘米級。

          動態在公路勘測階段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可以完成地形圖測繪、中樁測量、橫斷面測量、縱斷面地面線測量等工作。測量2~4S,精度就可以達到1~3cm,且整個測量過程不需通視,有著常規測量儀器(如全站儀)不可比擬的優點。

        3.3 RTK技術的優點

          3.3.1 實時動態顯示經可靠性檢驗的厘米級精度的測量成果(包括高程)。

          3.3.2 徹底擺脫了由于粗差造成的返工,提高了GPS作業效率。

          3.3.3 作業效率高,每個放樣點只需要停留1~2s,流動站小組作業,每小組(3~4人)可完成中線測量5~10km。若用其進行地形測量,每小組每天可以完成0.8~1.5km3的地形圖測繪,其精度和效率是常規測量所無法比擬的。

          3.3.4 在中線放樣的同時完成中樁抄平工作。

          3.3.5 應用范圍廣—可以涵蓋(包括平、縱、橫),施工放樣,監理,竣工測量,養護測量,GIS前端數據采集諸多方面。

          3.3.6 如輔助相應的軟件,RTK可與全站儀聯合作業,充分發揮RTK與全站儀各自的優勢。

          3.4 推廣建議

          3.4.1 GPS靜態定位技術和動態定位技術相結合的方法可以高效、高精度地完成公路平面控制測量。

          3.4.2 生產過程中采用常規方法和相結合生產流程可以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

          3.4.3 隨著特點是RTK技術的發展,各個廠家相繼推出了具有自主專利技術的儀器,其初始化時間越來越短,跟蹤能力也越來越強,精度越來越高,可靠性越來越強,有著良好的性價比,在勘察設計單位具有代替全站儀的趨勢,單位設備更新時應考慮這一因素。

          3.4.4 中的應用,是公路測量的一項革命性的技術革新,它將對傳統的作業理念予以更新。

          4 結語

          GPS在公路勘測中的應用,對高等級公路的勘測手段和作業方法產生了革命性的變革,極大地提高了勘測精度和勘測效率,特別是實時動態(RTK)定位技術將在公路勘測、施工和后期養護、管理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end)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溆浦县| 济宁市| 伊宁县| 五峰| 和静县| 漳平市| 曲麻莱县| 固阳县| 菏泽市| 社会| 汽车| 五家渠市| 鄯善县| 大厂| 通江县| 揭西县| 库尔勒市| 和政县| 大荔县| 大足县| 高青县| 黎城县| 馆陶县| 海丰县| 东宁县| 榆林市| 扶沟县| 呼图壁县| 宁远县| 北京市| 信丰县| 乃东县| 栖霞市| 贵港市| 社会| 游戏| 全南县| 高淳县| 泰和县| 正阳县| 台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