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40Gbit/s高速光傳輸技術的應用與挑戰

        40Gbit/s高速光傳輸技術的應用與挑戰

        作者: 時間:2010-06-04 來源:網絡 收藏

        2.1 適應于大PMD光纖的40Gbit/s傳輸技術

           對于OSNR,色散等40Gbit/s傳輸限制因素的相繼解決,PMD成為目前影響40Gbit/s WDM系統無電中繼傳輸距離的主要限制因素。普通40Gbit/s信號的PMD容限只有大約2~2.5ps,即使不考慮系統其它光學元器件帶來的PMD,也只能在PMD系數優于0.1ps/sqrt(km)的光纖中才具有實用價值,在PMD系數優于0.05ps/sqrt(km)的條件下才能發揮長距離傳輸的優勢。這對現網40Gbit/s WDM系統建設的光纖選型要求是非常苛刻的,未來40Gbit/s WDM傳輸系統面臨的最大技術挑戰就是如何適用于大PMD光纖。

           在提高40Gbit/s WDM系統PMD首限傳輸距離方面,業界已經進行了很多努力,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可以歸納為以下3種:

           (1)PMD補償方式:其思路是沿用色散補償的思路,通過一定技術手段跟蹤線路PMD的變化并通過引入相反的偏振時延的方式實現PMD補償;這種方式的思路簡單明了,但是由于PMD的動態特性,PMD補償技術的實現難度遠遠大于色散補償技術,目前僅僅在一階PMD補償方案取得了一定進展,一些廠商號稱推出了商用模塊,但是尚無規模商用部署的報道,而且由于原理性缺陷,目前高階PMD的補償機理尚無突破;因此,PMD補償方式目前看來并不成功。

           (2)先進調制碼型提高信號PMD容限:其思路是通過復雜的調制碼型,在保證40Gbit/s信號比特率不變的情況下降低信號波特率,從而提高信號自身的PMD容限,目前最常見的具備提高PMD容限功能的調制碼型主要有RZ-DQPSK和DP-QPSK兩種,其中前者僅僅依靠調制碼型,而后者還涉及到第3種方式(電域均衡方式);目前,通過RZ-DQPSK碼型來提高40Gbit/s信號PMD容限是最廣為應用的方式,可以將PMD容限從其它碼型的2~2.5ps提升到6~8ps,效果非常明顯。

           (3)基于相干接收的電域均衡技術:其原理是利用相干接收后電信號保留的光域相位信息,分離PMD導致的信號畸變,采用特殊電域均衡算法(硬件上通過高速ADC和DSP實現)糾正信號畸變,從而實現消除PMD影響的目的;北電在業界最早推出了商用的解決方案,其DP-QPSK碼型40Gbit/s信號的平均PMD容限可以達到25ps,甚至超過了10Gbit/s信號的水平。

           上述3種方式的技術復雜度和使用范圍都有一定的區別,筆者認為:

           ●PMD補償技術由于存在原理性限制,不太可能成為一種規模商用方案。

           ●DQPSK是近期需要重點關注的一種高PMD容限調制碼型,它以適中的復雜度實現了6~8ps的平均PMD容限,將40Gbit/s WDM系統對光纖PMD系數要求降低到優于0.2ps/sqrt(km),國內運營商的光纜網絡建設時間較晚,大多數地區都能找到滿足該要求的光纖光纜。

           ●基于相干接收的電域均衡方案具有更好的性能,可以說是PMD限制的終極解決方案,筆者認為該方案是100Gbit/s WDM傳輸的解決方案,但是對于40Gbit/s WDM系統來說,還需要根據今后其發展情況和與現行方案的性價比關系來判斷。

           2.2 持續降低成本的需求

           目前,40Gbit/s WDM傳輸系統單位比特×公里的傳輸成本依舊高于10Gbit/s WDM系統,主要有3個原因:第一,40Gbit/s WDM傳輸技術自身復雜度較高,研發成本的分攤較多,元器件的成本也較高;第二,40Gbit/s WDM系統的設備出貨量還遠遠小于10Gbit/s WDM系統,無法形成較大的規模效應來有效降低成本;第三,40Gbit/s WDM系統的無電中繼傳輸距離不如10Gbit/s WDM系統,尤其在一些骨干網超長距離應用場景中,更多的OEO再生勢必提高40Gbit/s WDM傳輸系統的建設成本。

           因此,持續降低40Gbit/s WDM系統的成本也應該從上述幾個方面入手。首先,運營商需要根據業務需求適度超前建設40Gbit/s WDM系統,只有較大的設備采購量才能形成規模效應,降低單位比特×公里建設成本。其次,40Gbit/s WDM傳輸系統的技術和性能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特別是在無電中繼再生距離方面,需要達到甚至超過10Gbit/s WDM系統的水平;上節分析的PMD受限問題也是部分場景40Gbit/s WDM系統成本高的重要原因,PMD問題的有效解決也有助于降低40Gbit/s WDM系統的成本。

           總之,40Gbit/s傳輸系統在成本方面的挑戰是實現低于10Gbit/s WDM系統。隨著技術進步節約的OEO再生成本和設備出貨量增大帶來的規模效應,樂觀估計,未來兩年左右,40Gbit/s WDM系統的單位比特×公里傳輸成本接近甚至低于10Gbit/s WDM系統。

           2.3 100Gbit/s傳輸技術發展的挑戰

           雖然40Gbit/s相對于10Gbit/s已經是一個飛躍,但是40Gbit/s遠不是高速傳輸速率的終點。事實上,由100GE(100Gbit/s以太網)技術標準和接口帶動的100Gbit/s高速傳輸技術已經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成為高速領域新的熱點。

           在標準領域,ITU-T,IEEE和OIF分別在100G OTU3,100GE和100G DWDM 3個領域積極推進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工作,預計在2010年底,3個組織的主要技術標準都將完成制定。在設備研發及應用領域,領先的設備廠商都啟動了100Gbit/s WDM傳輸技術的研究工作,部分廠商發布了樣機并與一些運營商合作(集中在歐洲和北美)進行了多次100Gbit/s傳輸的演示。因此,100Gbit/s傳輸技術的發展是迅猛的,業界也出現了一種論點,即40Gbit/s只是過渡技術,100Gbit/s才是下一代高速網絡的標準速率,網絡速率的提高可以跨越40Gbit/s,從10Gbit/s直接達到100Gbit/s。

           支持上述觀點的一個佐證就是Ethernet的發展路線,毫無疑問未來WDM傳輸系統的主要業務就是各種速率Ethernet接口的互聯互通。從10M Ethernet到100GE,IEEE一直以10倍為單位提高這Ethernet的速率,10倍整數才是Ethernet的主流,40Gbit/s只是作為10Gbit/s與100Gbit/s之間過渡技術存在。

           根據對路由器40Gbit/s接口應用需求,WDM傳輸的技術特點,目前100Gbit/s設備發展現狀以及成本因素的分析,筆者的觀點是:由于100Gbit/s的迅猛發展,40Gbit/s WDM傳輸的市場窗口將會受到一定影響,但是無法跨越,未來4~5年內高速網絡建設依舊以40Gbit/s為主,以后才會逐漸向100Gbit/s演進。理由如下:

           (1)從技術角度:目前100Gbit/s傳輸技術尚處于實驗室階段,其成熟程度僅僅相當于2005年前后的40Gbit/s傳輸技術;如果沒有100Gbit/s傳輸的支持,100GE接口即使出現,也只能用于同機房設備的互通,無法應用于骨干網絡。

           (2)從產業鏈角度:100Gbit/s傳輸上下游產業鏈尚未形成,存在諸如核心芯片、測試儀表等諸多短板,沒有產業鏈的支撐很難形成成熟的100Gbit/s傳輸市場。

           (3)從預計市場規模角度:越高速率的傳輸技術,可預期的應用場景越有限,100GE業務的傳輸手段相對豐富,特別是未來WDM傳輸技術與OTN調度技術相結合,40Gbit/s甚至10Gbit/s線路速率都可以有效支持100GE業務接口,因此100Gbit/s傳輸的整體市場規模存在不確定因素。

           (4)從性價比角度:40Gbit/s傳輸已經實現了一定的規模應用,將為其帶來明顯的成本優勢,在未來若干年內,100Gbit/s傳輸的性價比尚難以超越40Gbit/s傳輸。

           3 高速技術展望

           就在筆者撰寫本文的時候,聽聞喜訊:被稱為“光纖之父”的英籍華人科學家高錕(Charles C. Kao)博士被宣布授予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高錕成為三位獲獎者之一并獲得二分之一的獎金。這對于光通信行業內的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光纖通信在信息化過程中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這種成就完全有資格寫入人類發展史。諾貝爾獎只是對歷史的回顧和肯定,作者也希望高博士的獲獎能夠成為一個象征,光通信技術和產業都能在未來得到更廣大的發展。

           無論在哪個階段,高速大容量WDM傳輸都是光通信技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從2.5Gbit/s到10Gbit/s再到現在的40Gbit/s,單波速率已經提高了16倍;從最初的8×2.5Gbit/s到現在的80×40Gbit/s,系統容量提高了160倍;100Gbit/s WDM傳輸技術也已經走向前臺,成為下一代高速技術的代表。

           隨著業務需求和相關技術的發展,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高速光傳輸技術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一方面要繼續提高單波速率和系統容量;另一方面需要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擴展適用范圍。總之,高速光傳輸技術存在和發展的惟一價值就是更好地滿足人們的信息通信需求。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光傳輸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湖县| 赫章县| 乌审旗| 山西省| 游戏| 宁阳县| 班戈县| 彭山县| 昂仁县| 裕民县| 浠水县| 乐平市| 河间市| 岳阳县| 临清市| 赣榆县| 楚雄市| 栾川县| 抚顺县| 仁寿县| 翁牛特旗| 沽源县| 宿松县| 宜良县| 虎林市| 湘潭市| 莫力| 奉化市| 万盛区| 北辰区| 庆安县| 洪洞县| 东辽县| 绥阳县| 武胜县| 光山县| 禹州市| 许昌市| 呼和浩特市| 平潭县| 平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