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全業務運營的承載網絡體系架構及演進策略

        基于全業務運營的承載網絡體系架構及演進策略

        作者: 時間:2010-07-27 來源:網絡 收藏

        4 基于全業務運營的承載網絡體系及演進策略

        從整個網絡演進的角度來看,傳統的縱向網絡體系正朝著分層、水平、融合的下一代寬帶網絡體系演進,并循序引入Ipv6,實現網絡平滑演進。整個網絡架構層次明晰:

        (1)業務終端:多樣化的終端,有線、無線終端,如移動終端,WiFi終端、家庭網關、AG及政企CPE設備等,以滿足用戶多樣化的業務需求。

        (2)接入網層面:有線接入寬帶提速,有線、無線協同發展;接入線路光纖化;針對各種業務特點引入部署各種接入技術與組網方式,如PON等接入技術。

        (3)骨干網層面:采用統一的MPLS/IP技術進行組網承載,具備高帶寬、高質量、高可靠性、可管可控制及業務差異化承載的網絡承載能力;在省/省際網絡逐步引入ASON和OTN技術,在光層面實現對大顆粒流量的靈活調度和高效傳送。

        (4)承載控制層:引入NASS、RACS/PCC、網絡流量控制等承載控制系統,加強對IP網絡的可控可管能力,增強網絡安全。

        (5)核心網:引入IMS,推進固定SS與移動CS域在網絡層面的融合;部署WAG設備,實現移動PS域C+W的統一認證與融合。

        (6)業務網絡:承載各種業務平臺。

        從組網架構上看,承載網絡由寬帶接入網、骨干網組成,而骨干網分為城域骨干網及省/省際骨干網兩個層面。城域骨干網通常以城市或地市為單位,是電信運營商寬帶網絡的基本組成部分,再通過省/省際骨干網絡實現城域網間互聯。

        從目前的業務發展形勢而言,承載網絡需要綜合考慮固移業務融合承載,以及支撐政企、家庭及個人客戶的發展需求。從承載網絡的演進方向來看,目前主要有兩種思路:

        一是骨干網絡采用單平面來實現多業務的統一承載,部署相應的策略實現業務的差異化運營。

        在這種方式下,對于電信運營商固移、政企VPN等自營業務,通常劃分不同的VPN實現業務的邏輯隔離;對于移動CS、固定SS及IMS域業務,在省骨干網絡層面實現VPN互通到最終實現融合。通過采用FRR技術提高設備或鏈路保護倒換能力,并部署高優先等級的QoS策略來保證其業務的實時質量要求;同時,為適應移動基站的時間與時鐘同步要求,要求網絡設備支持1588V2協議,實現時鐘信號的高效網絡透傳;此外,骨干網絡的路由功能更能適應未來LTE環境下的基站靈活歸屬要求。對于寬帶互聯網及視頻應用,則采用IP方式承載,通過不同的QoS策略保障視頻業務的優先轉發。其中,對于IPTV業務,需要引入基于Session的IPOE接入認證體系規范增強可控可管能力,并通過部署組播技術提高網絡帶寬利用率等。

        二是針對寬帶互聯網業務相對開放的特性以及電信運營商自營業務的封閉性及高質量承載需求特性,骨干網絡采用雙平面架構實現多業務的差異化承載。

        在這種方式下,第一平面通常定位于寬帶互聯網業務的承載,采用盡力而為的承載方式,并部署流量監控或清洗系統增強網絡安全性能;第二平面則用于實現電信運營商固移通信及增值業務、視頻應用等自營業務的高效可靠承載,注重于網絡端到端的業務開放、保障及運維能力。

        在接入網部分,針對不同業務類型采用不同的技術體系及組網方式實現接入。銅纜+DSL與光纖+PON技術適用于接入公眾客戶固定語音、IPTV及寬帶互聯網業務,而對于移動IP化基站、AG及政企VPN等高等級業務,需要端到端的業務承載與保障能力,在接入網引入部署分組傳送網技術如PTN、新型以太網或路由器等環型組網,作為多融合業務的統一接入。這些設備結合了傳輸與路由設備的優點,能夠實現語音與數據業務的統一接入承載,具備高質量、高可靠性、靈活OAM控制、時間同步與時鐘同步及可視化的網管等能力,滿足移動接入網絡IP化的發展要求,也滿足FMC及政企客戶的接入承載需求。

        作為骨干網絡的延伸,接入網在骨干網絡采用單平面時統一接入骨干網絡;在骨干網絡采用雙平面時,公眾客戶互聯網業務通過接入網上連到城域網第一平面;而固定語音及IPTV等業務在匯聚交換機或OLT分流到城域網第二平面。分組傳送接入網僅僅作為骨干網絡第二平面的延伸,以實現業務的端到端保障能力。

        5 結束語

        電信運營商面臨三網融合、固移融合等全業務運營環境下語音、視頻及數據等融合業務的規模發展帶來的挑戰,構建融合、高效、可靠的全業務承載網絡架構,提升綜合業務承載能力及端到端的業務保障,并逐步向下一代網絡演進,對實現全業務的規?;l展及差異化運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網絡體系架構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乃县| 永宁县| 长春市| 长泰县| 玉林市| 于田县| 巴楚县| 陇南市| 定日县| 鹤峰县| 从化市| 珲春市| 大名县| 云龙县| 方山县| 德令哈市| 宜阳县| 铜川市| 芦溪县| 梓潼县| 历史| 金坛市| 从化市| 巫溪县| 喀什市| 保定市| 松阳县| 郯城县| 临沂市| 汨罗市| 团风县| 巩义市| 台州市| 文水县| 虎林市| 芷江| 鹿邑县| 株洲县| 大连市| 米泉市| 大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