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系統的核心技術有哪些?
云計算是分布式處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處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的發展,是透過網絡將龐大的計算處理程序自動分拆成無數個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臺服務器所組成的龐大系統經計算分析之后將處理結果回傳給用戶。通過云計算技術,網絡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數秒之內,處理數以千萬計甚至億計的信息,達到和“超級計算機”同樣強大的網絡服務。云計算系統的建設目標是將原來運行在PC上、或單個服務器上的獨立的、個人化的運算轉移到一個數量龐大的服務器“云”中,由這個云計算系統來負責處理用戶的請求,并輸出結果,它是一個以數據運算和處理為核心的系統。
一、云計算系統體系架構
云計算系統架構模型可分為3層:訪問層、應用接口層和基礎管理層。訪問層包括個人空間服務、運營空間租賃;企事業單位或SMB實現數據備份、數據歸檔、集中存儲、遠程共享;視頻監控、IPTV等系統的集中存儲,網站大容量在線存儲等。應用接口層可以將云計算能力封裝成一套標準的接口服務,包括網絡(廣域網或互聯網)接入、用戶認證、權限管理;公用API接口、應用軟件、web service等。基礎管理層負責對云計算的資源進行管理,采用合適的算法調度資源,提供高效的服務,包括集群系統、分布式文件系統、并行計算等。
二、云計算系統的技術
從云計算系統的架構模型,可以看出:對于開發一個云計算系統,必須掌握以下幾點技術:高可靠的系統集群技術,并行計算技術,分布式文件系統,穩定舒適的終端等。
支撐云計算系統運行的是集群系統,由多臺同構或異構的計算機連接起來協同完成特定的任務就構成了集群系統。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就構成了計算的分布性,被解決的問題劃分出的模塊是相互關聯的,若是其中一塊算錯了,那么必定會影響到其他模塊,對于數據計算的準確性就要依賴集群系統了。隨著云計算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會考慮云計算系統中處理的數據的準確穩定問題。采用高可靠的系統保護用戶得到準確的數據才有利于公司的發展,更有利于云計算的發展,否則就會失去所有的客戶。為了自身的發展,云計算服務商首先得提供一套高可靠的計算機集群系統。
云計算系統核心技術:并行計算。并行計算(Parallel Computing)是指同時使用多種計算資源解決計算問題的過程,是提高計算機系統計算速度和處理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多個處理器來協同求解同一問題,即將被求解的問題分解成若干個部分,各部分均由一個獨立的處理機來并行計算。并行計算系統既可以是專門設計的、含有多個處理器的超級計算機,也可以是以某種方式互連的若干臺獨立計算機構成的集群。通過并行計算集群完成數據的處理,再將處理的結果返回給用戶。
分布式文件系統的設計應滿足透明性、并發控制、可伸縮性、容錯以及安全需求等。客戶端對于文件的讀寫不應該影響其他客戶端對同一個文件的讀寫。分布式文件系統需要做出復雜的交互,盡量保證文件服務在客戶端或者服務端出現問題的時候能正常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分布式文件系統能提供備份恢復機制以保證了分布式處理的可靠性。如Google的GFS(Google File System),隱藏下層負載均衡,冗余復制等細節,對上層程序只提供一個統一的文件系統API接口,中心是一個Master節點,根據文件索引,找尋文件塊。
作為一個云計算系統,是為需要的人提供服務和計算,而服務和計算都在“云”中,“云”對用戶來說是個黑盒子,用戶可以看作一個云網絡虛擬出來的操作系統,不需要知道它的內部實現,只需要根據“云”內的各種服務來實現自己的業務,而業務的使用和展現都在終端?,F階段,通過瀏覽器幾乎覆蓋了所有的網絡操作,瀏覽器現在已經成為了用戶和“云”進行交互的主要工具,云計算系統通過瀏覽器向用戶提供服務。隨著云計算的發展,當云計算運用到為非瀏覽器終端提供服務時,會出現非瀏覽器終端。面對不同用戶的需求,要開發不同的終端,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務。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