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RFID讀寫器發送電路原理設計

        RFID讀寫器發送電路原理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2-19 來源:網絡 收藏

          1. 發送電路的架構

          無線電規范對發射頻譜的要求十分嚴格。另外,協議要求的發送的調制方式、調制深度等決定了發送電路的架構。

          圖1是用于幅度調制的發射電路架構,包括本地振蕩(LO)、可變增益放大器(VGA)、功率放大器(PA)以及天線(Anta),其中LO提供了發射電路的載波頻率,輸入數據通過VGA來調制發射載波,從而產生幅度調制信號。PA則把輸出功率進行放大,然后通過天線把信號發送出去。這種發射電路的結構比較簡單,采用的硬件比較少。

          圖2是用于幅度和相位調制的發射電路架構,基于混頻器的發射電路架構。與圖1所示的發射電路架構相比,圖2能夠滿足ISO18000-6對調制方式和調制深度的要求。

          2. 讀寫器發送電路的圖設計

          根據ISO18000-6標準規范,設計讀寫器發送設各的系統方案如圖3所示。

          發送設備系統主要分為控制單元和射頻接口兩部分。

          控制單元:由MCU和編碼電路構成。控制單元擔負著以下任務:(1)與應用系統軟件PC端進行通信并執行應用系統軟件發來的命令。(2)控制與電子標簽的通信過程。(3)信號的編碼與解碼。(4)執行反碰撞算法。(5)對電子標簽與讀寫器之間要傳送的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6)進行讀寫器和電子標簽之間的身份驗證。為了完成這些復雜的任務以及后續的信號處理,MCU擬采用ARM7系列32位微處理器。

          射頻接口:完成對編碼信號的調制、濾波、放大。

          在REID讀寫器中,發送設備不是獨立的,而是與接收設備配合工作的。環形器的作用是實現信號發送與接收的時分復用。

          915MHz REID讀寫器發送設各的工作過程如下。

          (1)MCU微控制器接收計算機發來的操作命令,啟動應用程序,將相應的操作命令發送到編解碼電路。

          (2)編碼電路根據MCU微控制器傳來的操作命令進行編碼,形成基帶信號送到整形電路和限幅電路進行處理,處理后的信號送往混頻器(上變頻)。

          (3)混頻器將編碼電路送來的基帶信號與本振信號混頻,進行ASk調制。

          (4)調制信號經帶通濾波器濾波,再經功率放大器放大,再送往天線放大器放大,形成最終的發射信號。

          (5)環形器將天線放大器電路傳來的功率信號送至天線,發給電子標簽。

          其中,頻率合成器產生的本振信號的頻率控制、調制深度設定、功率放大器增益控制均由MCU微控制器根據通信協議以及系統工作條件等因素完成。

        pa相關文章:pa是什么


        混頻器相關文章:混頻器原理


        關鍵詞: RFID 讀寫器 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阳市| 八宿县| 云和县| 岐山县| 铅山县| 江陵县| 延吉市| 成武县| 岱山县| 麻城市| 夹江县| 竹北市| 柏乡县| 林西县| 淳安县| 嘉鱼县| 渑池县| 含山县| 交口县| 宿州市| 色达县| 南阳市| 五常市| 射阳县| 获嘉县| 丰镇市| 万载县| 木里| 巫山县| 青川县| 玛纳斯县| 平武县| 新蔡县| 石林| 东方市| 澎湖县| 厦门市| 诸暨市| 陕西省| 平江县| 云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