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心”將應用于云計算項目
正在上海市北高新園區內建設的 “辦公云”、“健康云”、“中小企業云”等高端云計算示范項目將裝上“中國心”,在發展云計算的同時,也充分展現國產基礎軟件開發企業的最新實力。在昨天召開的“2011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成長型企業發展論壇”上,市北高新園區披露了這一信息。作為上海首個云計算產業基地和國產基礎軟件產業基地,市北高新園區同時推出名為“1235”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工程。 據介紹,“1235”工程包括實施一個戰略規劃、推進兩大重點工程、建設三大示范項目和建設五大數據中心。其中,戰略規劃指《上海云計算產業基地發展專項規劃綱要》;重點工程包括上海數據港云計算基礎設施服務平臺、國內首個國際通訊運營商集聚區;三大示范項目為“辦公云”、“健康云”和“中小企業云”;五大數據中心分別是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大基礎運營商的數據中心,國家電網信息系統全國容災備份中心,以及國內目前最高端的企業級數據中心。預計在三年內,上海云計算產業基地總產值將達到50億元人民幣、五年內達到80億元人民幣,并培育出1至2家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以上的云計算企業,引進2至3家年銷售額超過5億元的云計算企業。 上海市北高新集團副總經理黃之陽還透露,在“1235”工程中,國產基礎軟件將在數據安全性、兼容性、個性化服務等方面發揮作用,實現“中國心”的積極影響。此前,我國基礎軟件一直為國外廠商所把持,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礎軟件不僅能帶動整個軟件產業鏈的發展,并且對維護國家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正因為此,市北高新園區引進中標、達夢、金蝶等國內數一數二的基礎軟件開發企業參與云計算示范項目,并在園區打造了國產基礎軟件自主創新和測試平臺。目前,園區所在的閘北區已經將國產基礎軟件在 “健康云”中予以測試,通過將國產的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和辦公套件融合形成完整的解決方案,實現了國產基礎軟件在同一個項目中的整合應用和整體推廣。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