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戰略布局 推廣有源RFID應用
北京天一眾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一眾合”)是一家位于中關村高科技園區、主要致力于射頻識別技術研究與物聯網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日前,就該公司產品特點、市場優勢及對物聯網的市場看法、未來投入計劃等,RFID世界網記者連線采訪了北京天一眾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OT事業部總經理張穎鋒。
北京天一眾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OT事業部總經理張穎鋒
RFID世界網:請您介紹下目前貴公司主要業務情況?(包括產品發展方向與產品應用領域等)
張總:我們公司主要利用有源射頻識別(RFID)技術與短距離無線通訊、無線傳感器網絡、無線監控、計算機與通訊等物聯網相關技術,為軍隊、礦山、市政、監獄、學校、醫療、交通和物流等各行各業的用戶提供基于射頻識別與無線智能通訊技術的人員、資產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管理等功能的解決方案、產品、施工與培訓服務。
目前,我們公司在礦井人員定位系統的應用非常成熟,獨特的技術已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相關的產品也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KJ133C型礦用系統能夠實現井下各種巷道的信號“全覆蓋”和“雙向無線尋呼”,實現對井下人員、車輛、設備等目標的全程、實時、連續、精確的定位跟蹤;移動瓦斯監控系統也都大大地提高了煤礦行業瓦斯監測和事故預防技術的管理水平,減少了事故人員傷亡的發生。這些系統應用都獲得了用戶的一致認可與好評,目前,包括神華集團、中煤集團、鐵法煤業、龍煤集團在內的300家大中小型煤業公司都采用了公司產品,天一眾合每天為30多萬礦工提供安全生產保障。
自2010年起,隨著國家物聯網規劃的不斷深入,公司也從單一礦用市場向多行業市場進行擴張。目前,我們已經與多家國內知名的系統集成商、電信運營商進行了業務合作。在監獄、景園館區、企業廠區、智能樓宇、中小學生校園管理等行業領域先行開展了示范應用,并為產業化推廣進行了技術、生產上的相應準備。我們希望看到這些系統能給客戶帶來智能化、信息化、便捷化的服務,使客戶深切地感受到物聯網帶給工作、生活的全新改變。
RFID世界網:目前,貴公司實施過的物聯網應用案例都有哪些,可否介紹一下?
張總:目前,如在礦山系統中的“KJ133礦用人員定位安全管理系統”、“煤礦井下無線移動瓦斯監測系統”已成功并廣泛應用于神華集團、鐵法煤業集團、京煤集團、龍煤集團、鶴壁煤業集團、陽煤集團等全國各大國有大型煤礦企業,并得到用戶一致高度認同。2010年我們的市場銷售額達到4000萬元,2011 年預計進一步提升至6000萬元以上。
在其他領域,從2010年至今,我們已有較多的實際應用。這里簡單舉兩個案例:一例是涉密信息載體管理;可實現對筆記本、硬盤等涉密資產的實時位置監測、移動軌跡跟蹤、非法動作報警設定等功能,為涉密信息作好安全的保障。另一例是公園景區的智能化管理;其中包括對公園內瀏覽景點、歷史軌跡的查詢,人員分布信息的統計。對公園內設施的狀態監測,例如,設施的非法移動、傾倒、破壞都會引起報警,同時還可對公園內的植被和環境進行監測。另外,新增加了公園內游戲互動的功能,通過甩動手中的標識卡,頻率越快,在電子屏上顯示的本人笑臉就越大,來提升游客游園的趣味性。去年年底已經在北京某公園作為示范項目在應用。
RFID世界網:您認為貴公司的產品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具有哪些獨特的優勢?
張總:我們的產品優勢主要體現在系統軟硬件產品全部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支持定制和二次開發,可以滿足用戶的各種應用需求。相關的軟硬件產品還在不斷地推出,系統軟硬件功能也將不斷地擴充升級,確保用戶投資價值不斷提升。無論在市場上,還是在技術上具有一定的優勢。
首先,在市場推廣上,由于國外有源RFID產品價格高、服務差、二次開發能力差、難以適應中國國情,再加上國內對RFID這類信息類產品的敏感性和安全性考慮,因此國外產品在國內有源RFID市場的份額不大。雖然有源RFID在國內起步比較晚,但隨著物聯網事業的不斷發展,國內市場對有源RFID產品的需求有快速發展的趨勢。我們相信未來幾年,將是公司獲得大發展的契機。
其次,在技術優勢上,通過7年多RFID研究與應用的豐富經驗,我們公司已經組建了一支百余人的研發團隊,主要從事產品硬件研發、軟件研發、結構研發設計、工藝制定、生產流程方案設計等工作。多年的大量有源RFID、井下人員定位和無線傳感器系統設計、安裝、實施、使用、維護的經驗和大量成功案例,使公司的技術成熟可靠、運行穩定,系統功能也在逐步地趨于完整。
RFID世界網:貴公司如何保持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使自己快速發展?
張總:我認為公司要保持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主要從四個方面,第一,應用優先(或創新);我們天一眾合公司所有的物聯網示范工程都是強調應用,讓我們更多百姓能應用到物聯網,公司主要是多方面探索物聯網的應用范圍,有的公司可能側重在技術上,有的是在標準上下功夫,而我們主要是要挖掘一些物聯網的應用,這對于物聯網的發展才是比較快和順利的一個因素;
第二,產品技術領先;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技術最先進未必是最好的企業,我們所說的企業是比較成熟,運營成本比較低的產品或服務才能使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不過,產品與技術也要具有一定的領先性,我們不是說為了做到第一,我們就是要把科學院所和高校都在做的一些先進的技術研究應用到我們的一些產品上,使產品不斷地更新,保持技術、性能、成本,在行業內占據更好的市場份額。
第三,商業模式的探索;物聯網到底如何盈利?與當時互聯網早期是一樣,只是物聯網投資比較理智,雖然政府有投資沖動,但是企業和個人的需求的商業模式卻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那么在這個方面,我們現在在各地成立很多子公司,想法主要也是通過建立示范工程,盡快地把我們運營的商業模式進行一種探索。目前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都進行合作,比如在北京,我們也與一些有專網的運營企業進行合作,希望與他們合作后,在商業模式上探索看物理網能否形成一個大的產業。
第四,有條件地參與標準的制定;談到標準,我認為是應用先行,只有結合應用的標準才是有生命力的標準,之前說的標準都是通過科學院所、高校制定的標準,由于沒有市場的支持與執行,導致設置的門檻過高,我們目前先跑馬圈地,先把應用先做出來,等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標準到時將自然而然的形成。同時,希望讓最早做行業應用的企業在標準的制定有更多的話語權,這也是我們最為關注的。如果四個方面都做到,“天一眾合”在市場的競爭中,核心競爭力才得以保持。
RFID世界網:您是如何看待目前物聯網市場發展狀況及未來的發展前景?
張總:對于物聯網的發展狀況,我還是比較認同“政策先行,技術主導,需求驅動”的觀點。各級政府部門為加速物聯網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產業政策,各企業還需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導。目前,物聯網技術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成熟產業鏈尚未形成,亟需加快推進物聯網國家標準體系的制定,加快攻破物聯網的關鍵核心技術,來推動物聯網產業規模化的發展。物聯網作為新生概念,用戶對其認知度很低,以應用貼近需求為導向,以技術轉化應用為支撐,才可保障物聯網可持續的市場發展空間。
對于物聯網未來的發展前景,這里我想引用兩個數據。據美國權威咨詢機構forrester預測,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聯的業務,跟人與人通信的業務相比,將達到30:1。據賽迪顧問研究顯示,中國物聯網產業到2015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從數據顯示,物聯網這個未來萬億級的通信產業,其廣闊的市場前景已不容置疑,尤其是物聯網被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后,更可能為其細分產業帶來爆發式增長的新契機。天一眾合愿同業內同仁一道把握物聯網這一新的歷史機遇,共同努力,迎接挑戰!
RFID世界網:貴公司針對物聯網業務還有哪些計劃和投入?
張總: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在相關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推進物聯網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關注。我們也希望利用物聯網發展這個大好時機,加大各方面的投入,讓公司上一個新的臺階。
首先,今年,天一眾合將在中關村“新三板”上市。目前,上市已經進入了最后的階段。在三板的掛牌,不僅說明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發展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也將使公司未來的發展更加規范。
其次,我們將在若干個城市進行戰略布局,推廣有源RFID技術和相關應用。目前公司在蘇州、佛山、武漢都設立自己的全資子公司,同時在另外一些城市也在積極接觸。很多地方政府都對公司的產品、業務和發展方向給予了肯定,并將大力支持公司在當地開展業務。
第三,在研發體系上,我們將重點提升軟件開發水平,并尋找高水平的軟件開發人員、團隊進行合作。同時積極參與物聯網新技術的研發和相關標準的制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