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中國物聯網深度剖析 核心缺失亟待突破

        中國物聯網深度剖析 核心缺失亟待突破

        作者: 時間:2011-05-06 來源:網絡 收藏

          5月4日,無錫國家傳感信息中心舉行共計20個項目集中簽約,涵蓋產業研發、應用示范、、創投基金等諸多內容,總投資近百億,這也是繼今年來中歐、韓等國相繼投身“大軍”后,國內企業在此間的首度爆發性擴容。然而,面對這些看似打破規律的進步,如果看透現象看本質,不難發現這些虛長背后隱藏著諸多問題,值得關注國內產業發展的人士深思。筆者也借此文淺略一析,以期啟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只是集聚地 還非領頭羊

          2010年1月,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在無錫掛牌成立,同月,無錫物聯網基地毫無爭議地出現在由工信部發布的《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批準第一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名單中。2009年8月7日,溫家寶總理視察無錫并指示,要迅速在無錫建立中國的“感知中國”中心,同年底,國務院正式批復,在無錫建設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國家傳感信息中心)方案。

          財政部日前印發《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鼓勵和支持企業以產業聯盟組織形式開展物聯網研發及應用活動。資金支持范圍包括物聯網的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標準研究與制訂、應用示范與推廣、公共服務平臺等方面的項目,采用無償資助或貸款貼息兩種支持方式。

          在利好政策推動下,各地物聯網應用開始加快步伐。2010年9月份,無錫市與北京郵電大學就傳感網技術研究和產業發展簽署合作協議,標志中國“物聯網”進入實際建設階段。截至去年12月底,無錫市有物聯網企業248家;去年無錫共簽約物聯網項目214項,總投資約168.7億元。中移動等5大網絡運營商及國內18所知名高校先后在無錫設立研發機構和應用推廣中心。無錫還成立了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由國家973物聯網計劃首席科學家、國家傳感網標準工作組組長劉海濤擔任院長,重點開展物聯網產業化頂層設計。無錫成為物聯網產業的集聚地,也成為中國物聯網的代名詞。

          無錫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引進半導體產業,還在90年代實施過國家“908”工程。迄今,無錫已形成完整的IC設計、制造、封測產業鏈,是僅次于上海的中國IC產業產值第二大城市。IC產業是物聯網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無錫大量IC設計企業近年已將研發方向轉入傳感及RFID領域,幾乎所有的設計企業都與物聯網的配套相關,良好的IC產業基礎使無錫成為物聯網產業的天然襁褓。

          無錫近年來頻頻出臺的人才政策,也有利于新興產業的發展。該市于2006年實施“530計劃”,根據該計劃,政府要向創業者提供100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并依項目情況提供不低于300萬元的風投資金等。截至2010年9月,已有1067家“530”企業落戶無錫,包括尚德、美新半導體在內的一批企業已按該計劃成長起來。

          要加快物聯網發展,需要解決新技術應用、高成本供給與小規模需求對接等問題。然而,這樣的規模并非政府簡單扶持就能一蹴而就。業內人士明白,就目前國內的物聯網產業基礎而言,芯片、傳感器、云服務等關鍵環節大都需要 “從頭開始”,系統集成等環節并非產業關鍵,培育真正具有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并非易事。

          一位無錫官員私下表示,很多人都為無錫擔心,現在全國都看著無錫,如果政府的錢投下去,兩三年之后卻沒有龍頭企業出來,怎么辦?

          高地追逐激烈 謹防內耗浪費

          與聚光燈下的無錫不同,在更多地方,物聯網依然是一塊需要爭搶的“香餑餑”,比如在上海這個一度被一些業內人士戲稱為“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的城市。

          無錫物聯網主要的推動者、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劉海濤,其另一個身份正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早在2005年,一個由12家企業、院校、研究所組成的上海電子標簽與物聯網產學研聯盟就在上海成立。此后,上海的物聯網研究也一度在國內領先,上海的集成電路產業和IT產業基礎,也少有地方能夠匹敵。

          然而,在溫家寶總理視察無錫后,國內科研機構、企業、風投資金扎堆無錫,上海只能旁觀。在上海,物聯網并未被排入最優先序列,但在無錫等長三角的二線城市,它卻早已成為地方投資下重注、被視作趕超希望的“一號工程”。

          上海張江的土地已經漲到了很高,政府的補貼也有限,但在二線城市,政府甚至可以給物聯網企業白送土地的使用權,并提供配套資金或補貼。但上海并未放棄爭奪物聯網的努力。2010年3月2日,上海物聯網中心在上海嘉定揭牌,宣稱將以此打造國內最具競爭力、具有國際影響的物聯網技術研發基地。一個半月之后,上海再度發力,發布《方案》并將嘉定區和浦東新區確定為上海的兩個物聯網產業基地,計劃通過建立應用示范園區和產業園區,鼓勵物 聯網相關企業向產業園區集中,在用地、用房、研發補助、立項審批等方面進行傾斜,最終實現“后發制人”。

          上海并非特例。一位業內人士說,在國內,只要具有一定實力的地方政府,大都已經加入到追逐物聯網的隊伍中來,比如廣東佛山。

          就目前而言,獲得國家層面支持的北京,獲得產業聯盟支持的上海、武漢、廣州,乃至由運營商推動的重慶、深圳、杭州等地,大都將無錫視作“假想敵”,并出臺了自己的物聯網發展規劃。

          除了政府,運營商等產業巨頭亦對物聯網態度火熱。中移動總裁王建宙早在2009年上半年就在公開場合反復提到物聯網,2010年兩會期間還提交了《發展物聯網,推進信息化》的提案,在各地中移動的物聯網應用也逐漸鋪開。中國電信與聯通起步略晚,但跟進步伐迅速。2009年11月,中國電信與聯通先后在無錫建立物聯網實驗室,與中移動前后僅相差數天,在兩公司內部,物聯網的產業調查和戰略分析早已開始進行。

          根據此前的國際經驗,運營商可能是物聯網最有效的推動者。通過無線傳感網絡與運營商業務網絡的融合,運營商可以推出更多的增值服務應用,物聯網也得以快速推廣。

          看到這一點的并不只有電信運營商,還有正在市場化轉型的廣電網運營企業、國家電網等“網絡”巨頭。

          廣電內部早已開始討論制定基于廣電數字網絡乃至NGB(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的物聯網總體規劃,并計劃于2010年內出臺。

          與物聯網相關的整個產業鏈,都希望參與進來,產業的“高地”爭奪已然開始。

          在業內人士看來,各城市對物聯網的追捧本無可厚非。目前比較積極的城市基本上都有較強的產業基礎,并具有不同層面的產業化和市場化推動力,適合發展物聯網。但國家仍缺乏一個統一的規劃。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康市| 临朐县| 涪陵区| 天台县| 清远市| 渭源县| 五华县| 满城县| 平昌县| 邵阳县| 河西区| 盐城市| 定陶县| 宁安市| 福建省| 城固县| 历史| 大安市| 澄迈县| 贵港市| 周至县| 新津县| 常宁市| 北流市| 钟祥市| 洪泽县| 沧州市| 陇南市| 叙永县| 永泰县| 天津市| 富顺县| 崇明县| 云南省| 平度市| 大英县| 达日县| 清苑县| 涟水县| 蒙阴县|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