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安全與國防 > 設計應用 > RFID射頻技術在現代支付領域的應用

        RFID射頻技術在現代支付領域的應用

        作者: 時間:2009-02-17 來源:網絡 收藏

        一、歷史和現狀

        (一)簡介及其

        射頻識別技術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即通過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對目標加以識別。與傳統的識別方式相比,無需直接接觸、無需光學可視、無需人工干預即可完成信息輸入和處理,且操作方便快捷。能夠廣泛于生產、物流、交通、運輸、醫療、防偽、跟蹤、設備和資產管理等需要收集和處理數據的領域,并被認為是條形碼標簽的未來替代品。

        RFID技術的最早可以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那時它被用來在空中作戰行動中進行敵我識別。從歷史上看,RFID并不是一個嶄新的技術。從分類上看,因為經過多年的發展,13.56MHz以下的RFID技術已相對成熟,目前業界最關注的是位于中高頻段的RFID技術,特別是860MHz~960MHz(UHF頻段)的遠距離RFID技術發展最快;而2.45GHz和5.8GHz頻段由于產品擁擠,易受干擾,技術相對復雜,其相關的研究和仍處于探索的階段。

        (二)RFID工作原理及技術現狀

        1、RFID的基本工作原理

        最基本的RFID系統由三部分組成:

        電子標簽(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每個標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

        讀寫器(Reader):具備讀取和寫入標簽信息功能的設備,可設計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線(Antenna):在標簽和讀寫器間傳遞射頻信號。有些系統還通過讀寫器的RS232或RS485接口與外部計算機(上位機主系統)連接,進行數據交換。

        圖1RFID射頻感應技術工作原理圖

        RFID系統在實際應用中,電子標簽附著在待識別物體的表面或者內部,電子標簽中保存有約定格式的電子數據。讀寫器可無接觸地讀取并識別電子標簽中所保存的電子數據,從而達到自動識別物體的目的。如圖1所示,在電磁場系統中,讀寫器通過天線發出一個電磁(EM)波,電磁波以一個球形波向前傳播。當標簽進入磁場時產生感應電流從而獲得能量,發送出自身編碼等信息,被讀取器讀取并解碼后送至電腦主機進行有關處理。

        2、RFID技術現狀

        RFID技術利用無線射頻方式在讀寫器和射頻卡之間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傳輸,以達到目標識別和數據交換的目的。與傳統的條型碼、磁卡及IC卡相比,射頻識別具有非接觸、讀寫速度快、無磨損、不受環境影響、壽命長、便于使用等特點和具有防沖突功能,能同時處理多張電子標簽。

        目前定義RFID產品的工作頻率有低頻、高頻和甚高頻的頻率范圍內的符合不同標準的不同的產品,而且不同頻段的RFID產品會有不同的特性和不同的典型應用。一般低頻(135KHz)主要應用在汽車防盜系統,畜牧業管理等領域的應用。高頻(13.56MHz)主要應用在圖書館管理、藥品的防偽、一卡通等領域的應用。甚高頻(860MHz~960MHz)主要應用在供應鏈管理、高速公路收費等領域的應用。

        RFID使用的主要標準有:ISO/IEC18000標準(涉及125KHz,13.56MHz,433MHz,860-960MHz,2.45GHz等頻段),ISO11785(低頻),ISO/IEC14443標準(13.56MHz),ISO/IEC15693標準(13.56MHz),ISO/IEC10536等。其中,ISO/IEC14443在非接觸智能卡方面的應用最為廣泛,根據信號調制及解調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為ISO/IEC14443A和ISO/IEC14443B。以Philips為首的Philips、Siemens、Hitachi聯盟致力于A型技術的研發,而OTI、ST、Motorola、NEC、SAMSUNG、Infineon等公司則致力于B型技術的研發。Sony公司發行的Felica非接觸式卡在日本的發卡量已經超過5百萬張,該卡是基于由RFID衍生出的,并由ISO/IEC18092標準支持。

        3、RFID應用現狀

        RFID技術應用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巨大的技術變革和新興的行業機會,在如下的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零售、物流行業:在歐美國家,包括美國的沃爾瑪特(Wal-Mart)、英國的特易購(Tesco)、德國Metro等大型超市物流企業,均以提升公司內部物流系統和安全、管理效率為目標,相繼宣布在2005-2006年,正式導入RFID系統。2005年10月11日,中國的大型家電連鎖銷售公司國美電器開通國內第一個RFID系統店面。

        門禁、汽車門鎖和安全管理方面:不需刷卡,僅靠感應,RFID就可以識別和讀取使用人或對象的相關信息。

        醫藥行業:借助RFID來解決目前供應鏈上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例如防止假冒、改進產品庫存管理、減少藥品減量和轉移帶來的損失以及更快更有效地召回產品等。

        運輸和通關:利用RFID技術交付高速公路使用費、提取行李或出境管理等;

        金融行業:MasterCard將推出由PayPass提供的RFID感應式信用卡,不需刷卡,便可支付貨款。
        4、衍生

        在非接觸式識別(RFID)和互連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飛利浦、諾基亞和索尼主推的無線近距離通信技術標準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填補了連接領域的空白。飛利浦電子在2004年3月就聯合諾基亞、索尼發起并成立了NFC論壇。NFC論壇的有兩個主要目標,一是引領關于業務模式及服務的討論;二是實現具備的設備間的互連互通。NFC近距離通信是基于頻率為13.6MHz的射頻技術,典型操作距離只有幾厘米,數據交換率目前為424Kb,將來可提高至1Mb左右。NFC和現有的RFID基礎設施兼容,符合ISO/IEC18092和ECMA340標準;同時,NFC也能與非接觸式智能卡連接,兼容廣泛建設的基于ISO/IEC14443A的非接觸式智能卡基礎設施。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蛟河市| 泰兴市| 平潭县| 攀枝花市| 林口县| 德庆县| 潼南县| 沙田区| 阿坝县| 罗城| 邵东县| 科技| 阿拉善右旗| 丰都县| 会宁县| 垣曲县| 缙云县| 自贡市| 桃园县| 武山县| 宜兴市| 东港市| 定安县| 长寿区| 临湘市| 宜章县| 威海市| 来宾市| 竹溪县| 锡林浩特市| 南昌市| 五峰| 应城市| 静乐县| 英超| 靖安县| 斗六市| 铁力市| 梓潼县| 肃北|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