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光纖智能結構的監控系統設計
0 引 言
智能結構是近年來在國際上興起的嶄新的邊緣交叉學科。通常,將光纖技術應用于先進復合材料中,并配以相應監測與控制系統,就構成了光纖智能結構。美國軍方在8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光纖智能結構這一概念,研究對象側重于航空、航天飛行器,隨后即滲透到土木工程、船舶、汽車、醫學等眾多領域,并很快成為研究熱點。目前,無論是在實驗室中,還是在實際應用中,都出現了一些光纖智能結構的實例 。
近年來,光纖智能結構研究領域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分布式光纖光柵智能結構、光纖智能夾層、空心光纖智能結構等。傳統的光纖智能結構前端光源波長一般固定不變,但有些實驗系統中光纖智能結構要求在不同情況下傳輸不同波長的光 ],各光源的動作需監控系統對結構進行分析、判斷后進行控制,普通的光電檢測已經不能滿足要求。本文提出并設計一種新型智能結構健康監控統,可實時監控結構的各種狀態,如,受載、損傷、破壞等,并作數據分析和損傷定位,針對各種智能結構的各種情況及時進行不同的處理。
1 監控系統設計
1.1 系統硬件
監控系統硬件系統主要由光源組、光學系統、光電傳感器、監控主機及Pc機組成。圖1為監控系統的組成示意圖。
圖1 監控系統示意圖
由前端光源組發出的不同波長的光通過光學系統耦合至內含特殊光纖網絡的復合材料試件中,外界環境對復合材料的影響通過光纖中的光強來調制。光源組的設計選用多種波長的激光二極管,激光二極管具有發散角小、功率集中、體積小、調制方式簡單、有良好的線性工作區和帶寬等優點。
載有光纖智能結構健康狀況信息的光信號經過光電傳感器組轉換成電信號,傳入監控主機,再分別經過信號的濾波、放大、模/數變換后,由微處理器進行數據采集與處理,獲得各組光信號的光強的相對值,進行存儲;同時,監控主機還將判斷和分析各數據,發出各種控制信號,對光源組進行不同的處理;另外,監控主機還將接收監控計算機的命令,與監控計算機進行數據的傳遞,以便計算機及時分析結構的各種狀態并創建監控記錄。
1.2 監控系統軟件設計
由于硬件的工作分為監控主機和監控計算機兩大部分,所以,系統的軟件也由兩部分組成:監控主機軟件和監控計算機軟件。軟件的協同工作是通過串口協議來完成的。
監控主機的程序除了完成信號采集,A/D變換,數據處理和控制,還負責與PC機通信。因此,下位機程序中采用2種中斷方式來處理這兩方面的工作:定時器中斷和串行口中斷。圖2為監控主機程序流程圖(數據采集、處理、通信部分)。
監控計算機的程序采用可視化程序設計語言VB6.0和Matlab語言混合編寫。VB6.0最有力的一面就是快速創建用戶界面,將復雜而完善的Windows操作系統的使用融于易于學習和作用的高級語言中,因而,成為界面編程的首選開發工具之一。而在數據分析和運算處理方面,Matlab是
圖2 監控主機程序流程圖
國際認可(IEEE)的最優化的科技應用軟件,其強大的科學計算功能與開放式可擴展環境以及多個面向不同領域而擴展的工具箱(Toolbox)支持,使得Matlab在許多學科領域中成為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分析、算法研究和應用開發的基本工具和首選平臺。因此,光纖智能結構計算機監控軟件在用VB6.0編寫代碼時,調用Matlab的功能,通過建立VB6.0與Matlab的ActiveX的自動連接,實現計算機界面和數據分析處理的速度盡可能很好的結合。
2 試驗與分析
2.1 試驗裝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