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RFID識別技術在警用槍支管理中的應用
3、天線
天線是標簽與閱讀器之間傳輸數據的發射、接收裝置。在實際應用中,除了系統功率、天線的形狀和相對位置也會影響數據的發射和接收,需要專業人員對系統的天線進行設計、安裝。
(二)工作原理
RFID技術的工作原理是:當電子標簽進入磁場后,如果接收到閱讀器發出的特殊射頻信號,就能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即PassiveTag,無源標簽或被動標簽)或者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即ActiveTag,有源標簽或主動標簽。)閱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
(一)槍支管理制度有待改善
在公安機關基層,為防止公安民警公務用槍出問題,實行了公務用槍集中保管制度。公安民警在執行公務時佩帶,在非公務時間集中保管,并實行了嚴格的取槍、用槍審批、登記制度。雖然這一制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公務用槍出問題的案件明顯下降,但所有的基層單位對槍支進行集中保管,卻存在很大的弊端:全部基層實戰單位只留有1支~2支值班用槍,由值班公安民警佩帶,如果值班公安民警辦別的案子,就不能保證其他公安民警在出警時能夠正常佩帶槍支;槍支集中保管實行雙人雙鎖、槍彈分離的保管制度,有時在遇有重大警情時不能保證在第一時間全體公安民警全部武裝到位,很容易造成出警慢、部署慢的局面,失去最佳的辦案時機。槍支集中保管制度有些因噎廢食,不能適應實戰的需要。
(二)槍支管理設施陳舊
槍支出入庫管理、槍支移動管理還采用人工方式以××警校為例,學校用于學員日常訓練的各類警用槍支有上百支,而存放這些槍支的槍庫設施還是比較簡陋的,很多槍支還放在簡易的木柜和普通的文件鐵皮柜中,這樣不但不利于槍支的保管與維護,更存在一些安全問題。同時,在每天訓練用槍的出入庫管理中,還采用人工登記方式,這樣做不但增加槍庫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同時容易造成人為錯誤,而且各項記錄的查詢與監管也很困難。所以,對于警用槍支管理必須構建一個合理的自動化管理系統。怎樣實現系統的準確、快速、安全、可控,是各個國家不惜投巨資、開發高新技術追求的日標。
三、RFID警用槍支管理系統和關鍵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