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安全與國防 > 設計應用 > 解析以太網報警技術的推動和應用

        解析以太網報警技術的推動和應用

        作者: 時間:2009-11-29 來源:網絡 收藏

        目前大多數平臺系統的數據接口還是傳統的RS-232/485/422格式,在實時性、準確性、可靠性、交互性等方面上均有不足,而通訊技術對于串口通訊是一種比較徹底的技術革新。的優勢在于不僅傳輸距離不限、數據傳輸速率高、采用標準的通訊協議,網絡底層具有CRC校驗、重發機制,協議上層增加了可靠的握手協議,保證了數據的可靠性。在網絡上傳輸時,通訊數據采用了加密傳輸,同時對發送數據端進行身份識別,隔離了外界的干擾,保障了通信的穩定。將報警信息用標準的TCP/IP協議封裝后,由于指令規范,與監控/消防/樓控/門禁等平臺的集成融合更靈活更先進。基于TCP/IP方式的網絡通訊,還可以通過在線檢測縮短故障范圍,快速排查問題節點。

        IP化的技術風潮已經席卷安防各子系統,百萬像素攝像機、網絡視頻編解碼器、智能網絡矩陣、網絡門禁、智能視頻分析……,系統也要應需而變,將通過光電生物探測技術獲知的入侵行為轉化為數字信息,提供給其他子系統進行綜合處理。

        三、報警技術的優勢

        系統一般由探測器、防區控制器和報警管理主機組成,主機的作用是接收報警信號,控制延時報警時間,驅動報警輸出動作,是防盜報警系統的管理中樞。它能將指定區域內的所有探測器組合起來形成防區,一旦出現警情,及時顯示警報來源位置并根據預設編程聯動繼電器輸出動作。報警探測器與報警控制器之間采用開關量信號傳輸比較適合現場靈活搭配使用和布線安裝,報警主機和報警控制器之間大多通過RS-485/CAN BUS方式的專用總線通訊,節點間距離一般只有幾百米,而且受通訊速率限制,如果相距較遠,需要增加總線驅動模塊,每個模塊支持的防區控制器地址有限。將以太網報警技術應用于報警控制器與控制中心報警主機的聯網可以實現系統架構的擴展和優化。

        如果報警防區控制器具備了IP接口,則可進一步將報警主機的部分管理功能剝離出來,移植到報警防區控制器中,使得控制器能夠實現在線布/撤防、脫機聯動和延時報警等功能,控制器的發出的網絡報警信息,可以發送到指定IP的主機端口,從而建立起分布式系統結構。該結構的優勢在于將系統風險分散降低到每個防區控制器單元,即便某幾處節點的控制器出現故障,也不會影響整個報警系統的運行。而總線制報警系統則必須依靠一根通訊線路的準確傳輸和每個模塊的完好運行,即便有廠商推出了雙總線架構的優化改進方案,也只不過是多預留了一條備用數據鏈路。此外,組建大型防盜報警系統時,需要報警主機對各分支節點的報警防區控制器協同管理。系統功能強大的同時帶來總線通訊數據量的倍增,RS-485/CAN BUS總線接口的通訊速度無法保證高速并發控制時的數據實時性和可靠性,也成為了束縛系統的瓶頸。

        隨著矩陣/DVR/門禁管理主機/DVS網絡綜合平臺在報警聯動管理上的功能強化(比如矩陣的宏指令以及DVR的報警聯動模版),報警管理主機的作用進一步弱化,用戶只需要根據系統主控設備配置網絡報警防區控制器單元,就可以實現集成聯動、視頻復核和聯網管理等功能。

        四、以太網報警技術的應用

        以太網數據交換的確使安防系統集成達到了新的高度。網絡報警防區控制器單元不僅數據傳輸可靠即時,還具備安裝靈活快捷的優勢,通過網絡傳輸,數據擴展及通信能力不受限制,利用交換機就可連接到現有網絡的任意節點,不受設備距離和空間環境的限制,這就為實現系統的簡捷控制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而使用串口方式通訊,需要許多界限和轉接,如果現場控制點數龐大,需就很多物理連線,還可能出現通信異常。當然,集成以太網報警技術的產品普及尚需時日,不僅需要占用用戶的信息點和IP資源,更需要相關標準協議的規范和統一以及更多廠家的參與。可喜的是,一些專注行業解決方案的廠商已經著手在監管司法等特殊行業推出相關產品,以天地偉業近期推出的網絡并行報警信號處理器為例,該產品具備多路開關量輸入接口(最小8路輸入,最大64路輸入),可以接收來自報警探測器的常開/常閉/電平輸入信號,并將其轉換為網絡信號,通過以太網與矩陣/硬盤錄像機等主控設備通訊,實現報警觸發聯動圖像切換/攝像機預置位等特定動作。該產品還提供RS-485級聯接口作為總線式通訊輔助,以適應不具備網絡環境的安裝現場。提供1路報警輸出,可聯動觸發繼電器吸合控制現場燈光/警號等設備,聯動時間0~240s可設。此外,每臺處理器可以通過以太網向16臺主機發送報警信息并提供基于WEB方式(如圖2)的IE設置環境,遠程管理方便靈活。目前,已有可以配合這類網絡報警協議接口的網絡矩陣和硬盤錄像主機推出。借助以太網,網絡矩陣和硬盤錄像機可以接收來自指定IP網絡型報警信號處理器采集的報警信息,不但極大地擴展了管理報警探測區域的范圍,做到多點報警狀態即時準確傳輸,而且主控設備提供的智能聯動模版可以實現警情相關多場景切換顯示和錄像抓怕,為安保人員簡化了處警操作,提高了響應速度。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泽县| 磐石市| 泰来县| 潼南县| 即墨市| 库尔勒市| 台山市| 赣州市| 武冈市| 浑源县| 文登市| 越西县| 攀枝花市| 仪征市| 金华市| 德州市| 衡山县| 万安县| 镇江市| 大同市| 卢龙县| 江华| 毕节市| 濮阳市| 宿松县| 巴里| 博野县| 迭部县| 荣成市| 西贡区| 湖北省| 阿拉尔市| 米易县| 侯马市| 张家界市| 阜宁县| 舞钢市| 宜宾市| 高雄县| 普兰店市| 贺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