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安全與國防 > 設計應用 > 基于CAN和CCll00的嵌入式遠程測控系統的設計

        基于CAN和CCll00的嵌入式遠程測控系統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10-08-28 來源:網絡 收藏

        3、軟件設計

          軟件設計主要包括了通信程序模塊、無線通信部分等,其中驅動程序的設計是在LINUX下多任務操作系統下實現的,多任務系統中的通信程序結構設計流程圖。如圖5所示。


        圖5 多任務系統中的通信程序結構

          CAN總線通信程序的設計可分為發送數據、接收數據和中斷處理3個模塊來實現。系統中CAN總線的數據發送和接收是兩個不同的線程。在驅動程序中建立數據發送和接收緩沖區。中斷處理程序只負責填充(或者讀取)緩沖區中的數據,然后喚醒等待接收(或發送)數據的任務。數據的發送和接收都通過獨立的緩沖區由中斷來實現。操作系統的中斷響應時間在軟件上決定了CAN總線數據的最快收發速度。

          MCP2510的初始化,通過函數static int MCP—device—init(void)實現。可通過設置MCP2510中的CNFl、CNF2、CNF3 3個寄存器,實現不同時鐘下CAN總線通信波特率的設置。

          對于無線通信模塊,軟件設計主要包括09051F310的初始化和CCI 100的初始化以及接收數據程序、發送數據程序,通過寄存器的配置實現其頻率、通道、通信速率等的設置。函數void halRfWritePdSettings(RF SETHNGS木pRtSettings)即實現配置的寄存器的功能。發送數據通過函數void halRf-SendPacket(unsigned char譬txBuffer,unsigned char size)實現,接收數據通過函數unsigned char halRfBeceivePacket(unsigned char rxBuffer,unsigned char length)實現。在采集模塊中為了做到低功耗還采用了隨機定時喚醒功能,這樣加上自帶的CCA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信息相撞,從而達到穩定可靠的通信狀態。

        4、結束語

          該系統把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與嵌入式技術結合在一起,并且采用兩級組網方式,將有線與無線技術結合起來,與傳統技術相比,該方案的成本更低、功耗更低、抗干擾能力更強、軟件開發簡易,可廣泛應用于工廠自動監控、生物信號采集、水文氣象監控等領域。基于CAN總線和無線技術的遠程集中監控系統是數據采集、網絡傳輸、計算機軟件等多種技術的綜合應用,適用于對遠端現場環境進行實時監控,自動化管理,保障工業生產的安全穩定運行。而隨著網絡及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短距離無線通信以其特有的抗干擾能力強、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受地理條件限制較少、安裝施工簡便靈活等特點,在測控系統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如何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網絡拓撲結構,開發自己的測控系統成為一個越來越廣泛的課題。在該設計中采用的芯片有其局限性,只能實現星形組網,如果需要組建Mesh網絡,可考慮把方案中的CCll00換成適用于ZIGBEE協議的CC2420芯片。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义市| 绥棱县| 贡觉县| 娱乐| 休宁县| 梧州市| 兴海县| 仪陇县| 常宁市| 九龙县| 海阳市| 锡林浩特市| 石楼县| 贵州省| 云霄县| 海安县| 都兰县| 四会市| 和硕县| 民县| 屏东县| 长岛县| 苍溪县| 临城县| 南召县| 广西| 历史| 淳安县| 扶绥县| 乐都县| 乡宁县| 乌兰浩特市| 遂昌县| 垦利县| 青冈县| 明水县| 长阳| 南华县| 郎溪县| 通州区| 阳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