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若金湯:縱觀門禁安防技術保家護房
近幾年,在高速發展的經濟環境與國家利好政策的帶動下,中國安防產品市場規模呈現出不斷擴大與迅速增長的狀態,其中,門禁產品已出現出膨脹式的發展。
門禁市場發展勢在必得
據調查數據統計,在前端識別設備中,非接觸式IC卡是絕對主流,占據了約90%以上的市場。在單個非接觸式IC卡門禁系統應用銷售額中,卡片和讀卡器占了30%以上,而當以非接觸式門禁一卡通銷售主題的一卡通系統銷售額中,卡片占了50%~60%的比例,國外NXP的Mifare卡及復旦微電子生產的兼容的Mifare卡已成為目前中國市場上最主要首選配套產品。
在當前市場需求中,門禁市場的銷售的種類主要以4門和2門控制器為主;按產值來分,4門控制器的產值約占到市場的50%左右,2門控制器約為40%左右;另外,單門和4門以上的控制器占到10%左右;按產品銷售數量上來分析這個順序又完全倒置過來,單門門禁控制器的銷售量占整個門禁市場的45%,2門占30%,4門占20%,其它4門以上控制器的銷售量占5%。如果按讀卡器如果按高中低檔市場來區分的話,高檔產品與中低檔產品在市場上所占的比例大概約為1:3。
從系統架構上看:有RS485架構或RS485 IP網絡混合架構或全IP網絡架構,三種并存,但其中RS485架構最普及,近年全IP網絡架構發展較快,但是IP網絡架構仍不是市場主流,可能用戶較鐘情于RS485 IP網絡混合架構。
從讀卡技術上看:發展較快,近年CPU卡將逐步取代IC卡,但成為主流還需時日。生物識別技術將會受用戶青睞,特別是指紋、掌型及面像識別相對比較突出。在組成的系統中還可能會要求多種識讀技術兼容。
從聯動技術上看:對聯動會提出高要求,特別是與電視監控、消防報警、樓宇自控系統的聯動。聯動方式是基于基礎硬件的聯動向基于純軟件的聯動發展,特別是IP網絡快速發展的今天,更凸顯出網絡為基于軟件聯動提供了方便,也是只有軟件聯動更適合數字化、網絡化。
從一卡通應用上看:因為基于感應卡或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識別,所以門禁必然會向一卡通方向發展,前景是“一卡、一庫、一平臺”。這一趨勢已逐漸被市場所接受。
經過近十幾年的蛻變與發展,如今,門禁產品在功能開發與市場應用中都已經相當成熟。相關企業也逐漸把目光轉向如何提高門禁控制系統的附加價值上,希望通過門禁系統與其他系統的整合產生更多的功能,如視頻識別、電子巡更、訪客服務等等。在此發展趨勢中,門禁系統與視頻監控系統進行整合已成為門禁廠商關注的熱點,與此同時門禁軟件的穩定性及可集成性越來越高,未來的門禁系統也將是一個綜合控制安保平臺。
根據綜合數據統計,目前中國的門禁控制器市場100門以下的中小項目中,中國廠商占據90%以上的份額,100門以上的大項目中,中國廠商則是逐年增加,近年逐漸占據將近60%左右的市場份額;國外廠商在我國因南北發展上的差異以及政治、安全風險的影響,在華北區占有市場份額70%以上,其次是華東區占有55%,華南區占35%份額,華西占25%份額。
經過中國門禁技術標準之爭后,2011年,國產門禁產品受到了國內大中型項目的重視,很多國產一線品牌與國外品牌同臺竟爭。國內高端門禁市場,國產門禁產品從過去的30%份額到2011年上半年,國內大中型項目中國產門禁實現45%的突破。中低端市場依舊是國產門禁90%的占有率。
在國際貿易方面,由于國內外國情的不同,國產門禁市場方向主要以“門禁一卡通”發展方向為主,輔以“綜合安保”應用,擴展多應用系統平臺化設計,系統維護復雜,出口難以保證售后服務體系建設,因此國產門禁產品中,中高端門禁一卡通系統很少出口;可供出口的產品相反為國產低端簡易門禁產品、對講門禁產品等操作維護相對簡單的產品;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三年來,國產門禁出口量相對減少。市場方向從原歐美市場開始轉向東南亞市場,利潤相對較薄。
從目前新建或改造的機場、監獄、場館、校園的安防系統中看,門禁系統作為其中重要的子系統,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單一的出入口控制與保護的角色,隨著門禁系統網絡化應用逐步得到推廣,門禁系統已經從單一的子系統,開始向整合、聯動其他系統的綜合控制安保平臺的方向發展,市場規模也將逐漸擴大。
面對門禁系統在整體安防體系中越來越居于“核心”的地位,這使得門禁系統管理的復雜程度逐漸加大,這便吸引了眾多軟件開發商加入到了門禁產業鏈中。隨著大批專業IT軟件人士的加入,在未來門禁系統在操作上將會更加簡便、運行會更快捷、應用也會更廣泛。
門禁選購八大技巧
一、極強的穩定性
“穩定”是門禁系統選擇的首要原則,應盡可能考慮居于世界領先地位的成熟的產品,經過多項權威認證,且具有眾多的典型用戶,多年正常運行,并在行業內得到高度認可。
在硬件方面,從控制器到終端識別設備均為成熟穩定的產品。作為系統核心的門禁控制器需支持脫機工作模式,一定要采用flash等非易失性存儲芯片,掉電或者受到沖擊信息也不會丟失。服務器和終端識別設備故障不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
作為系統依托的管理軟件,應具有穩定合理的數據庫結構設計,與硬件之間,采用實時輪詢方式,保持及監測硬件的通訊連接及詢址,完成數據的完整性、可靠性、一致性。
二、極強抗破壞能力
門禁系統用來保護人員和財產安全,因此系統自身必須安全。這里所說的高安全性,一方面是指產品或系統的自然屬性或準自然屬性,應該保證設備、系統運行的安全和操作者的安全,例如:設備和系統本身要能抗高溫、低溫、濕熱,并能防靜電、抗干擾等;另一方面,門禁及安防系統還應具有防人為破壞的功能,如:具有防拆報警等。
三、極好的兼容性
為便于以后升級、擴容及出于抗干擾的考慮,建議選擇符合國際標準的終端識別設備,而非兼容性越廣越好。某些格式在局部上存在一些優點,但并不符合國際標準,會為以后升級、擴容以及抗干擾帶來麻煩,應堅持“實用,穩定,符合標準”原則。
四、靈活的擴展性與經濟性
建議注冊卡權限需要達到3萬張,這樣可以適合絕大多數客戶對存儲容量的要求,方便進行考勤統計及企業規模擴大。主要設備應采用模塊化設計并采用先進的布線方式,通過軟、硬件升級即可實現未來系統擴容,而不必對系統作太大更改,最大限度體現經濟性原則,同時產品應性價比占優。
五、強大的軟件管理功能
隨著門禁系統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要求與考勤管理、安防報警、停車場控制、電梯控制、消費管理、CCTV聯動、在線巡更等其它系統實現聯動控制功能,因此系統軟件應具備視頻接口,并支持擴展功能。
六、易維護
系統應具備安裝配置簡便易行,使用簡單大眾化,且具備統一的網絡管理能力,便于維護。
七、在廠家指定的代理商處購買成熟品牌產品
成熟品牌才能保證完善強大的服務體系,這包括兩方面:一是項目實施技術支持和周到的售后服務;二是可靠的后續研發能力,以保證新老產品具有連貫性和兼容性。
而從代理商處購買可以有可靠的品質和完善的服務,從其他渠道購買可能會有更低的價格,但技術支持和售后服務可能是不夠的。
八、產品外觀
隨著人們審美水準的提高,在追求功能實用的同時,可以將它的外觀設計作為參考標準之一,以期實現視覺享受的附加功能。
智能小區門禁系統應用
一、智能小區門禁組成
智能小區中,是否光有視頻監控就能看管好千家萬戶的安全?回答是肯定的:不能。智能小區保安工作做的好壞,無非是看小區內的技防與人防相結合的因果,其門禁系統在其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
小區的門禁系統從大范圍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住戶門禁,一種是車輛進出門禁。
在車輛門禁系統中,常見的有IC卡式門禁,應用最多的也是此類門禁。通常在該門禁處,小區會配備一臺低照度車牌攝像機,以記錄每一輛進出的的車牌號。
而住戶門禁系統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對講門禁(只可以進行簡單的對講通話),一種是可視對講門禁(可以在通話的同時看到對方)。
二、智能小區門禁應用
小區的門禁系統就分為車輛門禁與住戶門禁兩種。
對于住戶門禁,當住戶有客來訪時,房主可以通過門禁對講系統進行訪客的詢問與開門功能,如果在可視門禁對講系統中看到的是陌生人,則可以拒開門,可聯系小區的保安前來查看。
小區中一但有了車輛門禁系統,則防盜安全在安防監控的基礎上也有了另一種保障,本小區車輛則都會登記在冊,并擁有一張小區出入的IC式門禁卡,出入小區時則司機只須掏出IC卡在掃描器上掃描一次,則門禁護欄自動開放。而對于外來車輛要進出小區時,則需要安保人員進行登記造冊,本記錄進入時間與出門時間(貨車則在進出門時都會檢查車廂以確保安防)。
門禁出入控制系統的四大管理法則
現代的門禁控制為了應對不同場所不同客戶的需求而具備了不同的功能。它在設計上也遵循著以人為本、實事求是的原則。為了管理上的需要,對于受控制的門可能會要求有不同的出入方式,這通過系統提供的管理法則(命令)可予以實現。
管理法則主要有:
(1)進出雙向控制(PASSBACKCONTROL)用戶必需經由安裝在門口處的刷卡機或者鍵盤輸入代碼方能進入保安區域;同樣若要從保安區域內出門,也需要經由安裝在門出口處的裝置。這種控制方式有助于防止多個人同時進入保安區域,而其中有人沒有向系統注冊登記,也允許系統跟蹤和報告何人位于保安區域內,這樣的系統就能控制在保安區內的用戶人數。
(2)多重控制即在允許用戶進入保安區域后,需再次向另一鍵盤輸入密碼方能進入受嚴格控制的內部區域。這用于保安性要求甚高的場合。
(3)二人出入法則(2-PERSONACCESS-RULE)即要求有兩人在場方能進入保安區域或從保安區域出來,以增強出入控制的安全級別。
(4)使用次數控制(USE-COUNT-CONTROL)對每個用戶規定能夠進出的最大次數,一旦達到此最大次數,該用戶將不允許再出入或該用戶將被刪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