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列車運行過程中電磁干擾影響地鐵信號系統

        列車運行過程中電磁干擾影響地鐵信號系統

        作者: 時間:2009-02-02 來源:網絡 收藏

        電力牽引對軌道電路傳輸系統的干擾,不是供電系統,主要是列車運行期間,由于電源波動、整流件換向、大負載變化、列車起動或制動、供電臂切換、車輛逆變[1]等的影響。列車在鋼軌上運行時,是否會產生大量對信號傳輸系統的信號,從而引起軌道電路“紅光帶”,甚至造成道岔區段“絕緣節”燒毀的故障,是信號界關注的問題,也是現場維護所關心的。本文通過現場測試,對在列車運行過程中產生的信號是否會影響的軌道電路、車上信號、車地通信(TWC)等進行分析。
        1 列車運行過程與牽引電壓電流變化關系
        通過動態在線監測,全線僅一列試驗車運行時, 牽引電壓、電流隨列車運行狀態而有明顯變化。實際監測數據表明,1500V“直流”與理想24脈波相差甚遠。測試結果如圖1所示。


        從圖1中可以看出,接觸網直流電壓的最大值約為18

        00V,最小值約為1500V,則接觸網波動約為20%。在列車向接觸網要電的時間段A1→B1和A2→B2,接觸網直流電壓的跌落電壓幅度超過200V。在接觸網直流電流保持恒定的時間段B1→C1和B2→C2,接觸網直流電壓也保持了恒定。在列車逐漸停止向接觸網要電的時間段C1→D1,接觸網直流電壓逐漸升高。當列車停止向接觸網要電時,接觸網直流電壓基本保持在1700V左右。在列車制動過程中,車輛最大逆變反饋電壓幅度約為150V;在停車期間,逆變引起的電網電壓有約50V的波動,這與12相24波頭全波整流[2]脈動系數約50V相吻合。
        2 對軌道電路干擾分析
        隨列車的運行,測得工作范圍內的干擾波形如圖2所示。圖中最上面的橫線表示正常工作范圍內干擾的限值為600mA[3];A1、B1、C1、A2、B2、C2分別標示了干擾信號變化的特殊點。


        從圖2中看到,在列車向接觸網要電的時間段A1→B1和A2→B2,隨著接觸網直流電流的增大,工作范圍內干擾信號的幅度也不斷增大;在列車停止向接觸網要電的時間段C1→A2,干擾信號仍有一定的幅度,這可能是列車上空調機組起、停造成的干擾。對測得的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可知,音頻軌道電路工作范圍內,干擾信號幅度的最大值為300mA,最小值為0,沒有超過限值。
        3 對車上信號干擾分析

        隨列車的運行,測得車上信號工作范圍內的干擾波形如圖3所示。圖中最上面的橫線表示車上信號正常工作范圍內干擾的限值(為1000mA)[3]。由圖可知,車上信號正常工作范圍內的干擾信號幅度最大值為500mA,沒有超過限值。
        4 對車地通信干擾分析
        隨車輛運行而記錄的車地通信信號工作范圍內的干擾波形如圖4所示。圖中最上面的橫線表示車地通信(TWC)信號正常工作范圍內干擾的限值(為216mA[3]);A1、B1、A2、B2分別標示了干擾信號變化的特殊點。


          由圖4可以看到,在列車向接觸網要電的時間段A1→B1和A2→B2,對車地通信信號的干擾波形和接觸網直流電流有對應關系,但干擾波形在個別點會有信號畸變。對所有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后可知,車地通信信號正常工作范圍內的干擾信號幅度最大值為125mA,最小值為0,沒有超過限值。
        5 結語
        通過對列車運行的實際監測可以看出,牽引電壓、電流隨列車運行狀態而有明顯變化。它們產生的諧波成分,會隨機地介入到的頻帶內。但分析測得的數據,列車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值在正常范圍內,對的軌道電路、車上信號、車地通信信號等影響很小。
        國內有關車輛對信號系統的電磁干擾研究還是一個新的課題。雖然在測試過程中由于條件所限,沒能進行正常運營環境下列車對信號系統的電磁干擾的測試,但測試方法及結果為進一步研究此類問題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對今后的設備建設和維護具有參考意義。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州市| 罗源县| 米泉市| 来凤县| 石门县| 崇文区| 嘉黎县| 上蔡县| 宁武县| 青阳县| 伊川县| 衡山县| 鹤山市| 永川市| 正镶白旗| 兰溪市| 水富县| 惠来县| 武宣县| 苍山县| 灯塔市| 搜索| 双柏县| 龙川县| 阿城市| 柞水县| 红安县| 石河子市| 湘乡市| 霸州市| 桐梓县| 乌拉特前旗| 玉门市| 平江县| 仲巴县| 乌兰县| 成安县| 翼城县| 朝阳县| 永城市| 宜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