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流媒體攜帶式系統的設計及改進
3.2 PCI接口設計
在該流媒體系統設計過程中所使用的PXA270處理器本身并不支持PCI總線協議,為了使系統能夠支持PCI總線協議,需要對處理器的接口進行改進,在這里提出使用FPGA來設計PCI總線接口控制器。設計在ModelSim環境下對Verilog HDL源程序進行前仿真,在Xilinx ISE環境下進行邏輯綜合、布局布線后下載到Xilinx公司生產Spartan-3 FPGA XC3S200芯片內。GEC2410開發板套件
PCI接口控制器的設計中,核心設計部分有時序控制和配置空間兩部分。時序控制保證了PCI接口控制器能按正常的PCI時序工作。配置空間部分保證了板卡的即插即用功能。
3.2.1 PCI接口配置空間的實現
PCI總線定義了3種物理地址空間,分別是存儲器地址空間、I/O地址空間和配置地址空間。配置空間是PCI所特有的一種空間,其長度為256字節并且有特定記錄結構的地址空間,可以在系統自舉時訪問,也可在其他時間訪問[3]。其它一些寄存器配置如下:GEC2410開發板套件
廠商ID使用芯片最初的生產廠商ID值;設備ID可為除00000000H和0FFFFFFFFH中的任意值;命令寄存器中位1、6、8在本設計中均被設置為0;基地址寄存器用來映射設備的存儲器地址空間,與設備地址空間大小相應的低位被強制為0,故此在配置寫過程中,配置軟件通過對這個寄存器的所有位寫1,然后再讀出該寄存器的值來決定設備存儲器所占用的地址范圍,位0被設為低表示存儲器映射;類代碼寄存器:設置為018000H,即設備為大容量存儲控制器;首部類型寄存器:設置為0,表示其為單功能設備且首部類型為0。
3.2.2 時序控制的實現
在時序控制程序中采用狀態機模型來實現不同時序的轉換。各種命令,數據交換、控制均在狀態機的管理下進行工作。PCI總線上的信號是并行工作的,因此,對應每個狀態必須明確其執行的任務,這些任務用Verilog語言的進程語句來描述所發生的事件。GEC2410開發板套件
本設計中的狀態機共使用了6種狀態,如圖3所示,分別為空閑狀態(idle),準備狀態(Ready),DEVSEL# 和TRDY#均為高電平狀態(DevTrHi),DEVSEL#為低電平且TRDY#為高電平狀態(DevLoTrHi),DEVSEL#和TRDY#均為低電平狀態(DevTrLo)以及操作結束狀態(OprOver)。
圖3 PCI接口狀態機
注: state0表示pci_frame_i= ’1’ and pci_irdy_i =’1’, state 1表示pci_frame_i= ’1’ and pci_irdy_i=’0’ and irdy_i=’0’。
當系統接到復位信號后對系統進行復位,然后轉入空閑狀態。在空閑狀態中采樣總線,并根據總線的變化來決定下一個時鐘上升沿后狀態機轉人何種狀態,這些時序和程序中用到的信號都是基本且必須的,在進行開發時可以根據需要增添必要的狀態和信號。編寫完整的代碼,之后將代碼導入ModelSim完成仿真,用Xilinx公司自帶工具ISE進行綜合布線,生成bit文件下載到FPGA器件。GEC2410開發板套件
4 系統的軟件模塊設計
該流媒體攜帶式系統的軟件平臺采用小體積、高性能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它由一個內核和一些可以定制的系統模塊組成,如文件系統模塊、內存驅動模塊等[5]。針對本應用,進行了重新剪裁和配置,只包含系統所需的模塊。
對于該攜帶式系統的播放終端,其軟件應用程序結構如圖4所示,分別是圖形用戶界面模塊、系統管理主控模塊和音視頻解碼器三部分。音視頻解碼器模塊可看作是系統管理主控模塊的插件(plug-in),從主控模塊獲得編碼的音視頻數據并對其解碼,解碼后返發送給系統管理主控模塊。本文主要介紹系統管理主控模塊。
圖4 播放終端應用程序結構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