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VxWorks嵌人式操作系統的C/S模式網絡編程

        基于VxWorks嵌人式操作系統的C/S模式網絡編程

        作者: 時間:2012-05-17 來源:網絡 收藏


          3.2 編程實例

          下面給出一個面向連接的點對點實時通信的工程應用的實例。該實例應用于作者所在的"網絡測試分析儀"項目中。他由兩部分組成,服務器在操作系統下運行,客戶機在Windows下運行。

          3.2.1 服務端的程序設計

          服務端的程序設計在結構上可以使用兩種基本模式:循環模式和并發模式。

          循環模式 服務端進程在總體上是一個循環,一次處理一個請求。在有很多客戶端請求時,請求放人隊列,依次等待處理。如果某個請求的處理時間過長,就會導致隊列滿而不能接受新的請求。

          并發模式 服務端進程可以同時處理多個請求,結構上一般采用父進程接受請求,然后調用fork產生子進程,由于進程處理請求。該模式的優點是可以同時處理多個請求,客戶端等待時間短。

          由于是面向連接的點對點通信,所以實例中采用了循環模式。

          (1)建立自己的套接口

          sHost=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該函數建立指定通信域、數據類型和協議下的套接口,通信域為AF_INET(惟一支持的格式),數據類型SOCK-STREAM表示建立流式套接口,第3個參數為0,即協議缺省。

          (2)綁定本地地址

          bind(sHost,(struct sockaddr * )serverAddr,sizeof(serverAddr))

          該函數將服務器地址與sHost綁定在一起,其中,serverAddr是sockaddr_in結構,其成員描述了本地端口號和本地主機地址,經過bind()將服務器進程在網上標識出來。

          (3)開始偵聽

          listen(sHost,2)

          該函數表示連接請求隊列長度為2,即允許有2個請求,若多于2個請求,則出現錯誤,給出錯誤代碼WSAECONNREFUSED。

          (4)等待接收連接

          snew=accept(sHost,(struct sockaddr*)clientAddr,sizeof(clientAddr)))

          該函數阻塞等待請求隊列中的請求,一旦有連接請求來,該函數就建立一個和sHost有相同屬性的新的套接口。clientAddr也是一個sockaddr_in結構,連接建立時填入請求連接的客戶端的地址。

          (5)接收、發送數據

          recv(snew,recvbuffer,buflen,0)
          send(snew,sendbuffer,buflen,0)

          recv()和send()分別負責接收和發送數據,recv()從snew(建立連接的套接口)接收數據,放人recvbuffer中,send() 則將sendbuffer中數據發送給snew,第4個參數,表示該函數調用方式,通常用于診斷程序或路由選擇程序,可選擇MSG-DONTROUTE和 MSG-OOB,MSG-WAITALL,MSG_DONTWAIT,0表示缺省。

          (6)關閉套接口

          close(sHost)
          close(snew)

          3.2.2 客戶端程序設計

          所謂客戶端程序,指用來向服務端發出服務請求的程序。客戶端需要知道服務端的地址、服務所提供的端口號以及服務所使用的傳輸層協議:TCP還是UDP。

          該實例基于面向連接的TCP協議。

          (1)調用WSAStartup()函數初始化WindowsSockets DLL

          Status = WSAStartup (VersionReqd,lpmyWSAData)

          (2)創建一個通信域為Internet、SOCK_STREAM類型、使用TCP協議的套接字

          sClient =socket (AF_INET, SOCK_STREAM,IPPROTO_TCP)

          (3)設置與套接字sClient相關的屬性選項

          int sockopt=1
          setsockopt (sClient,IPPROTO_TCP,SO_KEEPALIVE,(char *)sockopt,sizeof(int))

          setsockopt()函數用于任意類型、任意狀態套接口的設置選項值。在不同協議層上存在選項,但往往是在最高的"套接口"層次上,設置選項影響套接口的操作,諸如操作的阻塞與否、包的選徑方式、帶外數據的傳送等。該實例中打開了SO_KEEPALIVE選項,使得套接字sClient實現在TCP 連接情況下允許使用"保持活動"包。

          (4)在套接字sClient上向服務器建立一個連接

          connect (sClient,(struct sockaddr *)serverAddr,sizeof(serverAddr))

          該函數讓系統知道寫到sClient的數據將發往何地,而且只有該地址發來的數據才被sClient接收。其中,serverAddr是sockaddr_in結構,其成員描述了服務器的地址族,提供的端口號以及服務器地址,如下,

          serverAddr.Sin_family=AF_INET
          serverAddr.sin_addr.s_addr=inet_addr(ServerAddress)
          serverAddr.sin_port=htons(Port)

          其中:ServerAddress和Port通過參數傳人。

          (5)接收、發送數據

          recv (sClient,recvbuffer,buflen,0)
          send (sClient,sendbuffer,buflen,0)

          (6)關閉套接口

          Close (sClient)

          4 結 語

          操作系統是目前在國內外風行的嵌入式強實時操作系統,而又是嵌入式實時系統軟件的設計核心之一。本文作者介紹了基于TCP的面向連接的C/S模式的編程方法。該方法已經在NA3100網絡測試儀中得到了良好而有效的應用。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景山区| 图们市| 肃宁县| 琼结县| 山阳县| 当涂县| 太原市| 桃源县| 宁化县| 永靖县| 六安市| 浦东新区| 临沭县| 河源市| 泸溪县| 茂名市| 新兴县| 利川市| 临沭县| 沽源县| 青海省| 永顺县| 永嘉县| 台南市| 清镇市| 灵璧县| 张家川| 防城港市| 义乌市| 余庆县| 嘉荫县| 鹤庆县| 徐汇区| 博白县| 克什克腾旗| 普兰店市| 仁化县| 长宁县| 城固县| 阿坝|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