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RFID與CAN的煤礦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研究

        基于RFID與CAN的煤礦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研究

        作者: 時間:2012-08-10 來源:網絡 收藏
        目前,煤礦井下普遍存在入井人員管理困難,管理人員難以及時掌握井下人員的動態分布及作業情況,一旦事故發生,對井下人員的搶救缺乏可靠信息,搶險救災、安全救護的效率低。引入和運用煤礦井下,工作人員佩戴的電子標簽通過井下監控節點向監控中心傳送他們的位置信息,實時掌握每個人在井下的位置及活動軌跡,對煤礦的安全生產將有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員傷亡。平時,上傳的位置信息也可以用做工作人員的考勤記錄。

        1 射頻識別技術

        1.1射頻識別發展
        是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一種非接觸式的新型自動識別技術,它利用無線傳輸方式進行雙向數據通信,進而達到自動識別并交換信息的目的。近年來,自動識別技術得到了快速普及和推廣,自動識別方法多種多樣:條形碼是一種應用廣泛、廉價的自動識別術,但條形碼信息量小,不能改寫;有觸點排的IC卡是電子數據載體最普遍的結構,但在許多情況下,機械觸點的接通是不可靠的;卻可以讓物品實現真正的自動化管理,其優勢非常明顯:存儲信息量大,每一個產品擁有獨一無二的ID號;讀寫不需要光源,可以透過外部材料讀取數據;使用壽命長,能在惡劣環境下工作;能夠輕易嵌入或附著在不同形狀、類型的產品上;讀取距離更遠,可以寫入及存取數據,實現標簽的內容動態改變;能夠同時處理多個標簽;標簽的數據存取有密碼保護,安全性更高;可以對標簽所附著的物體進行追蹤定位。

        1.2 射頻識別系統組成
        射頻識別系統主要由Tag、讀寫器、天線等組成,一般還需要其他軟硬件的支持。
        1)讀寫器。讀寫器可以簡化為兩個基本的功能模塊:高頻接口模塊(發送器和接收器)和控制單元兩部分。讀寫器讀取電子標簽中的信息,然后將信息發送到地面監控中心。
        2)無源電子標簽。電子標簽由耦合元件和ASIC(IC)組成。無源電子標簽,即沒有自己的電源供給的電子標簽,由讀寫器發出的高頻場提供能量。模擬前端配合解調器從電子標簽天線吸收電流,整流后使電容充電,再經穩壓后為電子標簽供電。

        2 總線技術
        是由ISO定義的串行通訊總線,最初應用在80年代末的汽車工業里。它具有高位速率、高抗電磁干擾性、高可靠性而且能夠檢測到產生的任何錯誤。在微控制器之間需要互相通信或微控制器和遠程的外圍器件要互相通信的情況下是一個理想的解決方法,在各種控制系統得到了廣泛應用。

        CAN采用了新技術及獨特的設計,與RS485相比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實時性和靈活性。CAN具有多主節點的網絡特性,總線利用率高,數據傳輸速度快,可擴充性好,通訊距離長,加中繼器通訊距離可達數十千米,具有可靠的錯誤處理和檢錯機制,個別節點失效并不影響整個通訊網絡的運行,實時性好等優點。另外,CAN的雙向通信彌補了RS485半雙工通信的缺陷,不僅能夠實現位置信息的上傳,當需要時還可以實時修改井下某監控接點信息。比較可知,RS-485網絡除了硬件成本、開發難度比CAN-bus網絡稍具優勢外其他性能方面都沒有可比性。在產品更新速度特別快的今天,如果將產品的上市時間,產品的后期維護軟件開發難度等計算在一起,RS-485的硬件成本優勢也變得不十分明顯,因而用CAN總線取代RS-485總線是一種比較徹底的方案。

        3 煤礦井下設計

        3.1 定位系統基本構成
        系統由井上與井下兩部分設備組成。井上設備主要由監控中心(包括服務器)及共享網絡終端等組成;井下設備以CAN總線作為主傳輸途徑,開發相應的煤礦井下人員監控節點,配合天線、電子標簽、傳輸介質、中繼器R等與監控中心掛接,從而實現井下作業人員的定位和安全管理。系統網絡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定位系統網絡結構圖


        3.2 定位系統工作原理
        定位系統主要實現井下人員及設備安全監測工作。在坑道、作業面的交叉道口安裝監控節點,入井工作人員按照要求佩戴安裝電子標簽的腰帶,或佩戴裝有電子標簽的安全帽。RFID讀寫器通過固定頻率的射頻載波向電子標簽傳送信號,電子標簽(工作人員隨身佩戴)進入讀寫器的天線工作區域后被激活,并將載有個人信息的射頻信號經卡內收發模塊發射出去;讀寫器天線接收到電子標簽發來的射頻信號,經過處理后,提取出個人信息,通過現場總線送至井上監控中心,記錄井下工作人員經過地點、時間、活動軌跡等實時信息,還可自動生成考勤作業的統計與管理等方面的報表資料,提高管理效益。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沽源县| 罗山县| 南木林县| 边坝县| 徐汇区| 防城港市| 玉溪市| 建水县| 团风县| 凌海市| 陇川县| 滕州市| 错那县| 松原市| 高陵县| 蚌埠市| 屯昌县| 扎鲁特旗| 湖南省| 陇南市| 兴业县| 维西| 万全县| 丽水市| 新余市| 景德镇市| 河东区| 兴安盟| 克山县| 谷城县| 弥勒县| 宜宾县| 盐边县| 韶山市| 绥芬河市| 抚松县| 连南| 蓬溪县| 鹿泉市| 铜鼓县| 潼关县|